|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在北京车展上,并无美女车模以供亲近,只好去亲近各色展车。美女的脂粉香气无缘一嗅,你还可以拉车门而入,探一探“宝马香车”的销魂之处。但宝马可能是宝马,香车却已成传说。
每个车展,你都有机会阅车无数,但现在的车,却好比出门忘喷香水的西洋美女,浓重的体味儿源源而出,撩拨着你鼻腔中那早已饱经风霜的嗅觉细胞。在展车中几番进进出出之后,你渐渐怀疑自己的人生经验,难道,现代人应该喜欢的是这种气味儿?难道古人所谓“有暗香盈袖”已经过气,不合时尚潮流了?
汽车上的这种气味儿,用料考究、配方复杂,只有把甲醛、乙醛、丙烯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巧妙地混合在一起,才能调制出这种独特的工业文明的味道。
我一向对车上的气味不太反感,甚至有点病态的迷恋,就好比有些人爱闻汽油味儿(据说本田汽车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就有此癖好)。但有两件事改变了我的不良嗜好。
第一件事就是近几年“毒气车”不断曝光,说是伤身甚至害命,让我对这个气味儿有了警惕。
第二件事,是我的一个堂哥,一个纠结的、怀疑主义的小富翁,近来不断抱怨我给他推荐了一款“味儿大”的车。
这个堂哥算是我们家族中的有钱人,手头拥有过的车也颇不少。令人称奇的是,此人素有鼻炎,但对车上的气味儿特别敏感,正常人闻不到什么味儿,一个鼻炎患者却大呼气味太难闻,熏得难受。想不通这在医学上怎么解释。
在他坐过的车中,他评价最高的是一台老款的一汽丰田RAV4,“一点味儿都没有”;最差的是一台奥迪A6,“三年了,味儿大得不行,我坐一会儿就头疼,冬天也要开着窗户”。
他想买一台SUV,我给他推荐了丰田普拉多。他为买中东版还是国产货纠结了差不多半年,最后还是我一槌定音,建议他买了一汽丰田出品的普拉多,理由是,国产货售后省心,反正他也不差钱,不必图便宜去买平行进口货。
一汽丰田RAV4是车内环保使者,但同是一汽丰田的普拉多,却是个环保流氓。堂哥买来差不多半年了,天天扔在那里散味儿,炭包、光触媒什么的也用了不少,但他还是开不得此车,嫌味儿大,在车里呆时间长了头晕。车子味儿大,对我的意见就大,一见我就抱怨为什么不让他买中东版,搞得我都没脸见他了。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就对车内空气质量留了意,在这次北京车展上,我每拉开一台车的车门,就探头进去闻闻味儿。放心,只是探头进去一下下而已,虽然我曾经有过特殊癖好,但自从知道这味儿的主要配方后,轻易不肯往新车里坐了。
车展上的展车,虽然不停有人拉开门进进出出,但只要你探头进去,总能闻到一股“新车味儿”,或偏点辣、或偏点甜、或偏某种香。我闻了大概有50台车,只有两台车气味儿不明显,一台是进口车,不知道是进口的品质好还是出厂时间长的原因;另一台是某品牌豪华车,比起另一些豪华车来,气味儿淡多了。
车上的气味儿,不管是什么味儿,都不是好味儿。
这些味儿,是从车上哪个部位来的?
我原来以为,车上气味儿的主要来源是沥青阻尼片,这是一种贴在车身底板上用来减小车身振动的东西,由于主要成份是沥青,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会发出难闻的气味。看以前的一些报道,也把车内污染源的主要疑点放在沥青阻尼片上。
后来,看过一些有关车内污染物的分析报告,才发现情况比想的悲观多了,车里的东西,除了钢板,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不会“放毒”。
万万没想到,我们天天与之肌肤相亲的汽车座椅也是放毒小能手。真皮座椅够高级吧,但出身却不怎么清白。皮革鞣制要用甲醛,清洗、上色要用甲醛,虽然装车前要处理一下,比如喷点甲醛清除剂或是晾一晾,但甲醛还是会机智地潜伏下来,等新车卖给你时再慢慢开展工作。
织物座椅看上去朴素大方,想不到也是大奸似忠。甲醛是纺织品生产的好帮手,甲醛类助剂有助于保持织物印花和染色的持久性,还能防皱防缩。
坐稳了,再接着往下看:纺织品生产过程中,还会用到防老化剂、抗静电剂、交联剂、防水/防污/防虫/防霉剂、柔软剂等,这一串念下来,难度堪比 相声贯口《报菜名》。报菜名,听听就能勾起馋虫,而这一堆化学制剂,听一遍就能让你头晕——这些东西,大都是烃类和硅酮类物质,有毒还有挥发性,在汽车织 物座椅面料中慢慢释放出来折腾你。
驾驶舱里,好多地方都是用胶粘起来的,地毯、仪表板、门板、遮阳板、行李箱护板等地方,都要用胶,一辆车的用胶量是5到25公斤——我的天哪!胶这玩意儿大家不陌生,对家里装修的异味已经做出了突出贡献,里边富含甲醛和苯类物质。
车里的那些塑料件,仪表板、门板、各种内饰板都会用到塑料件。一向以为塑料比较忠厚老实,毕竟微波炉里用的餐具都是塑料的,没想到车上用的这些 塑料,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增塑剂、防老剂、稳定剂、阻燃剂、分散剂等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或者含有重金属,或者在光和热的作用下容易释放挥发性物质。在车 内异味儿的制造方面,这些塑料件也是积极分子。
另外,汽车座椅内 部填充、内饰板软化层、隔音隔热材料,都会用到泡沫塑料(俗称海绵),这些泡沫塑料里有苯类物质,可以持续挥发;汽车顶棚、后备厢顶板和底板、遮阳板都会 用到人造板材,跟板式家具一样会释放甲醛;密封条之类的橡胶件,一热就发出难闻的气味儿;汽车内饰中有不少地方为了美观要喷涂料,这些涂料中会有苯类等有 毒物质和多种挥发性污染物。
这么说吧,除了钢板,汽车内饰件中用到的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汽车“毒气事件”的共犯,只不过是犯罪情节轻重而已。汽车内的“装修”越复杂,车 内空气质量越难控制好,央视《走进科学》做过一期有关车内空气污染的节目,里边就提到,高级车的车内空气污染往往比便宜车厉害,原因就在于,这些车的内饰 用的各种非金属材料更多,而且,为了看上去美观和摸上去手感好,会采用更多的处理工艺,工艺复杂一点,污染就多一点。
如果你车里有刺鼻的气味儿,肯定是甲醛之类的东西在调皮;如果气味儿比较温和或者是有淡淡的香气,也不值得弹冠相庆,搞不好苯类物质已经在搞渗透活动了。甲醛会危害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甚至影响人的造血功能,而苯则是强烈的致癌物。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曾披露过一个数字:约有65%的驾驶员在驾车时,会由于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头晕、困倦和咳嗽等状况。
汽车“有毒”,我们还真没什么办法。这些毒素,是来自汽车内饰的材料之中,只要这个材料不换,它就会数年如一日地缓慢“放毒”,有的放个一两年 就消停了,有的只要车不报废,它就会倔强地“和你在一起”。你用空气净化器也好,你用光触媒、木炭包也好,都是治标不治本,或许有改善,但解决不了大问 题。
有人觉得,把车子曝晒后再通风,是最有效的办法。可惜,曝晒只会有效地加速车内“毒气”的释放,因为很多毒素就是在光和热的作用下才会现身。你 这次曝晒,它释放一些;等你下次曝晒,它还会释放一些,总之是源源不断,不会因为曝晒几次就能把毒素晒完。更恐怖的是,你如果不是敞开门曝晒,这些毒素还 会附着在汽车内饰的表面,造成“二次污染”。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每次上车前,打开车门让风拂过车内的每一处内饰件,让风把毒气和烦恼一起带走,正如歌中唱道:让往事都随风、都随风、都随风……。
每次开车前,都打开门散散“毒气”,再让家人上车比较好,即便不是新车,先通风也是必要的——对付车上的“毒气”,最有效的办法,恐怕也就是这样了。
其实,每一种内饰材料,都有更环保的替代品,汽车厂商不用,只有一个原因“省钱”。比如胶粘剂就有无毒无污染的水性胶粘剂,皮革鞣制也可以采用植物鞣制剂,塑料也有低毒种类。汽车厂商为控制成本,不选环保的好东西,你有什么办法?便宜车如此,这些年曝光的“毒气车”,几乎涉及我们熟悉的每个豪华品牌,你有什么办法?
有消息说,我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将会在2017年1月1日成为强制性标准,届时会要求汽车厂商在新上市车型上强制执行,希望这个标准能管点事儿。
——————————————————————————————————
“东拉西车”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5-31 0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