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8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提出,经过1-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明显增强。国务院提出五个方面压低企业成本:税费负担合理降低,融资成本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较大幅度降低。
需要指出的是:一直以来,“降成本”是我最为关心的事情。7月18日,我在评论和博客文章提出:“三去一降一补”要讲战术。其核心要义就是希望中央把“降成本”当成实现供给侧机构改革——“五项任务”的抓手。因为,“五项任务”相辅相成,如果不能有效扭转经济恶性循环状态而生硬地“三去”,要么导致经济的崩溃,要么根本“去不掉”。如果以“降成本”为抓手,那企业利润会随之上涨,股票市场预期会大为改观,而股权融资的增加,至少可以有效地去杠杆,同时激励投资和消费需要的增加,使得“去库存”和“去产能”的压力大大减低。同样的观点,7月22日再次重申,见钮文新博客文章《要以“降成本”为突破口》。
终于我们的期盼变成了现实,国务院正式下发《通知》。值得注意的是:其一,这个《通知》是国务院下发的通知,而不是“国务院办公厅”。它意味着,“降成本”将是国务院抓总,协调相关各部委、办、局一起努力的过程。其二,就是用词,税费是“合理降低”,融资成本是“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明显降低”,人工成本不是降低,而是“合理控制”,能源成本是“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是“大幅度降低”。
其他的我们先不说,因为我们一直在关注金融成本“有效降低”的问题。对此,国务院的要求是:第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第二,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加大融资担保力度。第三,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和监管指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第四,稳妥推进民营银行设立,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第五,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合理扩大债券市场规模。第六,引导企业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提高企业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比例。
在我看,关键在于第一和第五——两项措施。先说第一项,重点在于“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什么是“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我认为,这句话说得比较虚,但愿能够如我所愿:压制货币投机,释放金融资源,让中国金融市场更多地生成资本。中国是一个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所以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我金融交易或货币投资服务,这不仅是中国金融改革必须注重的方向,而且也是中国经济属性对金融提出的客观要求。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现实:过去10年,中国金融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货币越来越多,资本越来越少;货币市场越来越兴盛,资本市场越来越衰败。为什么?因为中国金融急速短期化、货币化、投机化,不断偏离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本化”的需求。经济学一般认为,一年期以上的金融产品才属于资本范畴,而一年期以下的金融商品都属于货币市场产品。所以,国务院提出“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非常重要,而我认为,只有金融长期化、资本化的金融市场才是“适宜”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只有资本充裕,资本价格才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才会降低。
我们说过很多次,中国金融不是流动性短缺的问题,而是长期流动性或资本短缺的问题。所以它是一个“期限结构性”的问题,而不是总量的问题。我认为,中央银行不能逃避责任,只管金融总量,不管金融的期限结构。现在看,大力度扭转金融期限结构,要比总量多少的管理重要100倍。
再说第五项措施: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合理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区别看到吗?股权融资需要“大力发展”,而债券市场需要“合理扩大”。这实际不仅是降成本的问题,同时也是去杠杆的问题。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重要期待。
当然,《通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希望,同时也看到了股票市场的希望。
2016-08-24 03: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