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白岩松:日堵死回旋余地 甚至走向宣战道路
对日本非法“购岛”之举,中方将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
原标题:钓鱼岛争端未来或有三种走向
晨报记者 钟子娟 综合央视报道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日本却在钓鱼岛这个搁置多年的争议问题上突然变得异常高调。有日本问题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上升、日本经济停滞不
前所造成的国际格局变化是这次钓鱼岛纷争的根本原因。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内政上毫无亮点,借助钓鱼岛“国有化”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则直接促使中日关系近
几个月来越来越紧张。未来钓鱼岛争端有三种可能走向,而近期维持现状的可能性较大。
日本“购岛”后钓鱼岛争端走向如何
有三种可能,中长期来看威胁加大
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分析,“购岛”后钓鱼岛争端存在三种走向。
第一种,日本维持现状,不允许擅自登岛,不允许修建建筑,不刺激中国人民的感情。
第二种可能的走向是,表面上维持现状,或许石原等人经常有些小动作,撩拨中国人的神经,但基本现状不太会改变。
第三种可能,日本堵死自己的回旋余地,把自己逼上另外一条绝路。过去钓鱼岛在民间手里,政府还有回旋的余地,现在彻底“国有化”了,任何刺激中国神经的举动都会突破中国人的底线,甚至走向宣战的道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受访时认为,近期第一种走向可能比较大,因为这种走向对日本右翼有所制约。但从中长期来看,情况比较复杂,潜在的威胁会加大。
中日之间爆发战争,都有哪几个国家站在中国这边?
希望中日发生战争的国家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1、为了自身的战略:美国、越南、菲律宾、印度
2、别用用心:韩国、俄罗斯、欧盟、东盟
3、希望中国教训下日本的朋友:巴基斯坦、朝鲜、缅甸、柬埔寨
所以,现在畏战、避战都是不可取的,战端一开,就不能局限于钓鱼岛;不能局限于海战;不能局限于日本。
如上所说,一旦开战驻日本冲绳基地的美军势必对日本提供大量中国军队的情报,而美中可能也会因某些非人为因素发生摩擦,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规模战争。
如果战争规模扩大,哪些国家真真正正可以给予中国军事上的帮助呢?也许白岩松在节目中给出了答案。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谁会站中国一边
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官怕跟错人,国怕站错队。
现当代中国,国际形象良好,不能不说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审势度时,正确抉择,正确站队的结果。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都进行了正确的站队,成为战胜国之一,这是民国外交的巨大成功,对中国站起来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我们不能不给予公正的评价。
民国外交的成功,首先表现在那个时代国际政治的两次大变局,即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都进行了正确的站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中国只是派出了华工,付出远小于二战,收获也无法与二战相比,但也很重要:中国借宣战之机,一举废除了对德奥两国的所有旧条约,不仅终止了德国在华扩张的势头,也开启了此后废约外交的先河。
尽管巴黎和会不尊重中国的战胜国权益,引起了国人的公愤,但正是这公愤,使与民权相关的民族主义(即不同于古代精忠报国夷夏大防观念的近代民族主义)在中国出现了第一次高潮。而随着巴黎和会上被忽视的中国权益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重视,中国不仅确实收回了德国遗下的侵华权益,并且顺势开启了持续的普遍废约改约谈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同时,中国虽然拒签和约,但仍以战胜国身份,以参加一战和巴黎和会为契机,开始介入国际事务,参与多边政治游戏,并在国际联盟中积极活动,与清末中国的国际孤立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反法西斯性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参加的一方,既是胜利者,也是正义者,自不待言,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正义性虽不及二战,但从国际政治的功利而言,中国如果选择不参战或参加另一方,结果都会非常糟糕:如果不参战,就不可能借机对德奥废约,也很难启动由此发端的普遍改约。而如果参加另一方,只要想想同为老大帝国的奥斯曼土耳其由于在这次大战中站错了队落得什么下场,就很清楚了。显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如果被汪精卫等亲日派引入歧途,不要说当什么儿皇帝,即便是作为自主的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搞到一起,那后果也不堪设想:如果日本获胜,那么中国也不过与日治下的韩国相当,战败了,中国的下场会比奥斯曼帝国还惨!至于什么联合国五强之一,那就更是想都别想了。
民国时期代表中国主权的中央政府,包括1927年以前的北京政府和以后的南京政府,其外交和国际政治行为是相当成功的。尤其是与既颟顸自大一味虚荣,又愚昧怯懦卑躬屈膝,不懂外交也不谙世情的清朝相比,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进步非常明显。
我们只要看一个基本事实:1840年以来的清朝,和平、统一的时段比民国长,1840年时清帝国与列强的实力差距,也不比民初大,但是清朝外交,基本上就是一连串的丧权辱国。而基本处于乱世之中、国力相对更为孱弱的民国,在向西方列强收回权益和抵抗日、俄新的侵略这两个方面,反而都成就卓着,对此不能不给予公正的评价。
这或许不是因为他们更加爱国,而是因为他们的谈判地位更为有利,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是儿皇帝,也都没有公然宣布自己是外国势力的附庸。他们的领导人也希望获得友邦的支持,包括支持自己打内战和镇压国内反对派,但毕竟这些领导人不需要国际的批准与远方的任命。
由于实力不强,他们在盟国中也受过气,但就说蒋介石在史迪威事件中的所为吧,他在抗战最危急的关头,对几乎是惟一救星的美国人,也还是敢于顶撞的(顶撞的对不对是另一回事),而不会百依百顺,更不至于为消除为首者的怀疑,就主动迎合,投其所好,去火中取栗。
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没有站错队,这并不容易,因为珍珠港事件前,美国长期实行孤立主义,并没有刻意拉拢中国,而英法那时被视为衰落中的列强,对急于崛起的中国来讲,其榜样的魅力,远不如后来居上、成功赶超的新兴强国德、日当时世界上一些急于翻身的老大帝国,如奥斯曼土耳其和西班牙,都是比较亲德的。而日本对北京政府、德国对南京政府的影响,也曾经非常大。
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关键的变局中何以能选择与英美法而不是与德日结盟(一战中日本虽属协约国一方,但中国参战是支持英法,与日本无关)?
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日本欺人太甚,德国又是日本的盟国;而列强之中,美国在近代欺负中国最少,并且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中国收回利权运动和抗战等主要关键问题上,都同情和支持中国。
但应当说,辛亥后孙中山以下许多国民党要人的英美背景,英美(尤其是美国自容闳留美运动和庚款办学以来)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以及早自晚清徐继畲、郭嵩焘以来反法之儒对民主共和的好印象,也起了作用。
中国人搞民主共和,尽管尚未成功,中国人也并非不知民主国家对外也会自私,但对民主共和的向往,还是明显影响了中国人在国际政治中的倾向性,甚至激进的中国人对苏联的好感,在相当程度上也与此有关(当时很多人都把苏联的制度想象为一种最激进的民主)。这些潜在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两次大战间,虽然中国因为实力太弱,仍然被(主要是日俄)欺负,但国际上普遍同情中国。日、俄对满、蒙的侵占,长期不被国际社会承认,这在当时崇尚实力政治、习惯接受既成事实的国际上,是很罕见的。
尽管在二战前,这种同情显得软弱,但日本为此退出国联,苏俄对国联也素有恶评(我们以前也跟着骂国联,现在看来是不对的),反过来恰恰证明了,这种同情并非可有可无。经过国人在抗战中的壮烈表现,战前国联的同情,演进为战后联合国家的尊敬,这是中国成为五强的基础。
民国时期中国军队对外国侵略的抵抗,可歌可泣,非常惨烈,但由于国力与体制的问题,战果常难如人意。于是,正确的站队,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尽可能地保持独立自主的情况下,付出最少的国家权益损失代价,选择站在功利上最可能的赢家、价值上最文明进步的阵营一边,使阵营的胜利成为中国的胜利。正是这样的选择,使中国在民国时期两次成为战胜国之一,这对中国站起来具有重大意义。
两次站队,对中国国家权益的增进是非常显着的。众所周知,二战时的站队,使中国成了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俗称五强),这是多少比中国发达的国家几十年梦寐以求而至今不可得的,也是迄今体现中国站起来的最大标志性事件。
总的来讲,中国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正确站队中的获益,对中国站起来了是非常关键的。当今国际上经济比中国更发达的德国与日本、人口比苏、美众多而发展也很迅速的印度、同样从老大帝国的衰落中通过变革脱胎换骨重新崛起的土耳其,都与联合国五强无缘,而中国早在1945年就有了这样的地位,这两次正确选择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2012-12-03 04:48:40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cb4240102e2w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