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上海地铁2号线上发生的一件怪事:一外籍乘客突然倒地,车厢内的乘客非但无人相助,却纷纷夺门而逃。不仅该车厢内的乘客在10秒内清空,前后三节车厢内的乘客也都慌乱逃跑……
有人摔倒,却没有人上前帮助,自然,我们会想到“道德”的问题;而满满一车厢的人都只顾“逃离”,却没有一个人去帮助那位倒地的乘客,在“道德”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又会很自然地想到“地域”问题,即某一地区人员的素质太差。
事实上,在
某门户网站关于此新闻的跟帖中,许多网友也基本上是沿着这两条思路所进行前者,正如某网友的评论,“人倒了可以扶,人心倒了就再也扶不起来了。”就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后者,围绕着车厢里“外地人”、“本地人”数量多寡而激起的“地域歧视”话题,更是引来无数网友“盖楼”叫骂。
的确,几乎世间所有事情的背后,都绕不过“道德”的影子。可“道德”真的只是用来说说的么?就像老外摔倒在地铁车厢里,究竟是站在他身旁“滔滔不绝”、“义正词严”地说什么“南京法官”的流弊,或者感叹道德沦丧更能提升当下的道德水平,还是立即拨通相关应急电话,又或者由略懂急救常识的人上前给予他帮助,更为有效呢?
至于“地域歧视”,更是让人深恶痛绝。我们必须承认“地域”歧视不仅客观存在,还相当严重。但正如那首歌所唱的,“谁不说咱家乡好!”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家乡好,至少,很难忍受别人的辱骂、嘲笑。有了这样情感上的“私心”,再加上现实的地区发展差异,尤其是社会公共福利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物质上的“私心”,就使得许多人不知不觉地便陷入了“地域歧视”的陷阱中。但这种“歧视”,除了彼此拉低自己智识的下限,加剧社会矛盾,对于消弭那些不好的社会现象绝无任何的好处。
其实,对于这样的新闻,我们更该关注的是:为何一件小事,且几乎没有任何危险性,竟然能引起这么多人的惊慌!从地铁监控视频中,我们不难发现,真正让三节车厢内乘客疯狂的是有人叫喊“出事了”!也就是说,当我们处于一种未知突发事件前,我们除了慌乱,就还是慌乱。说句可能难听的话,像发生在上海地铁的这件事,可也真是那些乘客的幸运。若是发生踩踏事故,那简直是“no
zuo no die”了!
有备才能无患,突发事件前的慌乱,折射了我们相关应急常识的欠缺。比如,地震了,我们如何避灾?发生车祸了,我们又怎么办?在公共场合遇到突然的骚乱,我们又该怎么办?环顾身边,这些年来发生的类似悲剧可真的不少。但遗憾的是,血的教训并没有换来我们广泛开展类似的教育、培训工作。而更多的普通人还是毫无逃生、急救等方面的知识。若是一直这样,当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又该怎么办?
2014-08-20 18: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