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8月20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110年前,邓小平同志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中,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封建统治的压迫,社会动荡不已,人民饥寒交迫,民族危在旦夕。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和激烈的社会矛盾,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着艰辛探索和顽强抗争。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孕育了邓小平同志救国救民的理想和追求。他16岁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了70多年。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华民族抗争、独立、振兴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始终坚持正确路线,以充沛的革命热情,先后担任党和军队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创建发展新型人民军队、赢得革命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伐战争期间,他从苏联回国直接参加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他先后在上海极端险恶的环境下从事地下工作,在广西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参加艰苦卓绝的长征,亲历标志着党的历史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策,军政兼任、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出奇制胜,一直处在战略全局的关键位置,处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特别是先后同刘伯承、陈毅等同志一起,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组织实施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进军解放大西南,建立了赫赫战功。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为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同志主政西南,不久就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1956年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此后10年间,他负责党中央大量日常工作,为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克服经济困难提出许多正确主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他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剥夺一切职务,直到1973年复出。1975年他开始主持党、国家、军队日常工作,为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开展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久,他再次被错误撤职、批判。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高超领导艺术,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始终站在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人民期待的高度,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领导我们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为党和国家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突出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领导我们党有步骤地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他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我们实现香港、澳门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推动海峡两岸关系打开新局面。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领导我们党及时调整各方面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和良好外部环境。邓小平同志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充满新的生机活力。正是这些重大思想理论和实践,使20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卓越领导,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欣欣向荣,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邓小平同志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赢得了中国人民衷心爱戴,也赢得了世界人民广泛尊敬。
像我们党的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够为祖国和人民建立彪炳史册的功勋,就在于他看清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深刻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沉愿望,把握住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律,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伟业。正如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独立、繁荣、振兴和中国人民解放、自由、幸福奋斗的辉煌人生和伟大贡献,将永远书写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之上。邓小平同志始终在人民中间,也始终在人民心间。在这里,我们要说:小平您好!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您!
同志们、朋友们!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邓小平同志就是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斗争中产生的伟人,是我们大家衷心热爱的伟人。我们很多同志都曾经在他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过,他的崇高风范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邓小平同志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
早在苏联求学期间,邓小平同志就立志“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在此后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个人处境如何艰难,无论革命道路如何坎坷,邓小平同志都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面对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他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新中国建设的艰难局面,他励精图治、百折不挠;面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他信念执着、从不消沉;面对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他冷静观察、从容应对,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邓小平同志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具有深刻认识,他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执着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忍不拔、风雨无阻朝着我们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
邓小平同志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从对人民的挚爱,延伸到对党、对祖国的挚爱。他说过:“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这质朴的语言,集中表达了邓小平同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在他的一生中,无论身居要职还是身陷困苦,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努力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
邓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他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中想着的就是最广大人民。
邓小平同志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同志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开展领导工作。
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脚踏实地践行党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和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
邓小平同志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常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反复强调“拿事实来说话”,“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邓小平同志以一生的实践证明,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也是一位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面对国家困难,邓小平同志提醒各级干部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当时为了推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更加强调坚持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他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他强调,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邓小平同志果断从容处理了党和国家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导党和人民劈波斩浪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
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这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党和人民事业才能走上正确轨道,才能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客观规律,发扬务实高效、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好。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
综观邓小平同志70多年的革命生涯,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
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大刀阔斧的整顿工作期间,斩钉截铁地说:“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1977年复出后,面对长期形成的思想禁锢状况,邓小平同志鲜明提出,不能“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他谆谆告诫我们:“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正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和支持下,改革大潮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气度,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
邓小平同志思想敏锐、目光远大,多谋善断、举要驭繁,总是站在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善于在关键时刻作出战略决策。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
邓小平同志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邓小平同志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告诫人们:“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邓小平同志高度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强调我们搞的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他强调,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他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坦荡无私,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光辉的人格魅力,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
邓小平同志始终以劳动人民的一员看待自己,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屈不挠面对困难,有情有义对待同志,一以贯之严格自律,自始至终谦虚谨慎,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我自从十八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他一生“三落三起”都是因为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每次被错误批判打倒都豁达乐观、沉着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每次复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都无私无畏、以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推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实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再度出来工作,依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同志真正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
邓小平同志客观公正对待党的历史、对待同志、对待自己,谦逊随和,平易近人,善于同人合作共事。革命战争年代,他同刘伯承同志共事13年,形成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他善于团结和使用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从不以个人恩怨待人处事。他说:“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择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用。”邓小平同志一贯反对特权、反对腐败,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总是严格要求。
邓小平同志功高至伟却从不居功自傲。他多次讲:“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他以唯物主义者的精神看待生死问题,对家人说:“我哪天去,哪天走,不关紧要。自然规律违背不得,你们要想透这个问题。”他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把角膜捐献给了医院,遗体供医学解剖,骨灰撒入大海,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公而忘私、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加强党性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权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以身作则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同志们、朋友们!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邓小平同志最鲜明的思想和实践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始终坚持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邓小平同志说:“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我们的国权,我们的国格,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我们的民族独立,关键是道路、理论、制度的独立。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外国,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典忘祖。
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
同志们、朋友们!
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17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对此,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此时此刻,我们必须牢记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说过的这段话:“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千百万革命先辈的深切夙愿,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邓小平同志曾经嘱托全党:“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责任重于泰山。全党一定要紧密团结起来,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夺取新胜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相信,在20世纪赢得了伟大历史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21世纪赢得更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在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举行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重温邓小平同志的光辉思想和精神风范,交流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成果,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不愧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邓小平同志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我们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始终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近年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在广大理论工作者辛勤努力下,邓小平生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编辑出版《邓小平年谱》、《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邓小平文集(1949—1974)》和《邓小平传(1904—1974)》,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专著和学术文章,创作一批反映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的通俗读物、电影电视剧、文献专题片,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为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积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承好发展好,就必须从历史接续奋斗中坚定走向未来的信念,从先辈思想传承中把握继续前行的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阐释,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信心。在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是极为艰巨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带领党和人民进行艰辛探索,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遭受了严重挫折、付出了沉重代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领导我们党拨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强调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号召全党“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艰辛探索,看一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再联系社会主义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遭遇的挫折,可以说,找到这样一条道路是多么了不起的伟大贡献!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接力推进的历史进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的境界。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新形势下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推进、来展开,紧紧围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聚焦、来着力。要紧密联系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进程,联系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理论逻辑、现实基础阐释清楚,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阐释清楚,把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的深刻道理阐释清楚。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创造、理论的独特贡献、制度的独特优势,引导人们切实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论研究,深入阐释中国梦昭示的发展理念、展示的光明前景、蕴涵的实践要求,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价值支撑、动力源泉,更好激发全体人民同心共铸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第二,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遵循,是我们推动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克服党内曾经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决定性环节,从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入手,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振聋发聩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反复强调“拿事实来说话”,强调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鼓励探索、鼓励创造。对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事物,他总是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对于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正确观点,他总是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正是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回答时代的新课题,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可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同志全部思想和实践活动中,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征。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理论创新没有止境。我们党在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回答不同阶段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和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高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新形势下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树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总结提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深入挖掘中国奇迹、中国创造蕴含的思想价值,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阐释,更好让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自信。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当代中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进入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敢于正视问题、敏锐发现问题、主动聚焦问题,研究回答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在推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认识成果。
第三,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法宝。邓小平同志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刻反思、对中国发展进行深刻总结、对国际形势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领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思想。他针对当时封闭僵化的严峻现实鲜明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强调,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是一个大试验,要“摸着石头过河”,要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等等。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引领下,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在中华大地上逐步深入展开,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使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向未来,要有效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根本动力在改革,根本出路也在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我们说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伟大斗争,就在于改革的全面性前所未有,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而且还包括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就在于改革的深刻性前所未有,要解决的都是深层次利益矛盾和体制机制问题,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坚定政治定力、凝聚改革共识,正确、准确、有序、协调地推进改革。
新形势下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深入研究阐释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汲取蕴含其中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科学方法,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要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伟大实践,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要深入研究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推进党、国家、社会各方面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深入研究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优势;深入研究如何贯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根本要求,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推进办法,更好把握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处理好各方面重大关系。在研究阐释过程中,要牢记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弄明白什么需要改、什么不能改,在根本性问题上保持政治定力,使我们的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四,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着眼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就高度重视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反复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他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他强调,全党要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他要求全党,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这些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经过30多年努力,我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历史性进步,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同时要看到,随着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世界格局深度调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意识的多样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引领整合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想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思想文化最深层的要素是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思想共识最根本的途径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为我们构筑全民族精神纽带、塑造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形势下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一个突出任务就是结合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回答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大问题,更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首先要有价值观自信。要深入阐释我们的价值观自信来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来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来自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要深入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引导人们不断强化价值观认同。要深入研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政策法规制定、制度设计和社会治理之中,以良好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来涵养和培育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五,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深入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的事情要办好,关键要把党建设好。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他强调“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针对当时党的建设遇到的尖锐复杂情况,他深刻指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并告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围绕加强党的建设,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强调关键在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要抓好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防止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等等。他还特别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强调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强调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提醒全党要反对干部队伍中的不正之风,反对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正是在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我们党在新时期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承担的历史任务,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建设呈现出新面貌、新气象。同时要看到,在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多样化复杂化特征日益明显的新情况下,如何保证党的思想统一,如何有效监督和管理党员干部,如何协调处理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如何增强党内生活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等,都迫切需要做出回答。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新形势下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谆谆教导,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紧密结合党的建设现状和党员干部队伍实际,深入研究怎样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怎样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怎样贯彻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怎样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怎样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更好发挥理论研究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深入研究如何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的问题,如何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问题,用扎实的研究成果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去年以来,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要从理论上总结好、提炼好,更好推动改进作风制度化常态化。
邓小平同志的光辉业绩永载史册,邓小平理论始终指引着我们胜利前进。要把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作为社科理论界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深厚的感情、高度的自觉推动落实。有关部门要加大组织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的引领作用,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发挥党史、文献、社科研究、党校、高校等部门和单位的主力军作用,调动各方面研究资源和力量,把邓小平理论研究不断引向深入。要继续做好文献编辑研究工作,编辑好研究好关于邓小平生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文献。要把研究邓小平理论与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与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同志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意义深远、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以更加丰硕的成果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2014-09-11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