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日本天天“蒋”(9月8日篇)
日本商人把一流产品卖本国,二流产品卖欧美,三流产品卖亚洲。不知何时起,人们开始有了这样的认识。
这一说法其实有一定道理。日本本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一般情况下品质要优于中国、越南等市场。但我们大可不必因此觉得自己遭受歧视,因为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是商人的逐利性,和所谓的民族歧视没有半点关联。
卖什么给外国,并不是全由生产者决定,而是对方市场决定的。对方的市场需求是什么商家就提供怎样的产品。产品太差卖不出去,可是产品太好太贵也可能卖不出去,只能因地制宜。比如某种化妆品,在日本国内销售没有问题,到了中国市场,为适应中国化妆品监管的规定,拿掉了配方中的一些名贵成分,定价也相应下降,良好的适应了中国市场需要。可惜产品重新配方后,产生了致敏性,一些皮肤较为敏感的消费者发生了红肿、脱皮现象,导致该品牌的好口碑下降。算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例子。
日本人对经济敏感性很高。世界资本市场到处都有日本商人的身影。日本电视节目中很多是经济类的,怎样夺回被韩国占领的市场,针对中国市场制定战略,如何把握伊斯兰文化的特点在马来西亚立足,非洲市场未来前景如何,南美侨民能否再创经济高峰。
实际上,资本的逐利性本质导致日本制造货品也不全是“童叟无欺”。曾有一家排名全球前三的马达公司员工爆料,有一次,员工发现马达的换向器不圆。然而公司过去已经发货的、正在发的和库存有几百万台马达都不合格。如果全部召回,则公司名誉受损,产品报废损失巨大,如果客户继续追究,甚至可能破产。这时,该公司决定将尚未成品的进行返工。而把已经交货的默认为“合格品”。一旦有客户发现,便当做个例迅速退换。最后把库存品销往中国东南亚和美国。据说销往美国市场的理由是美国人性格大而化之,有问题好处理。果不其然,美国一家公司发现马达有问题,公司社长、会长等人直接飞去美国,带上仪器,亲自把产品线上的不合格品一件件挑出来。美国人很感动,最后认同了日方的处理办法。
另外一个明证就是日本某著名电子企业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在2006年起火燃烧,这直接导致了全球笔记本电脑厂商召回上百万台电脑被召回。而该公司本身的笔记本电脑却没有被召回,该公司发言人直言因为本公司电脑没有使用自己的电池。不得不让人质疑该公司自知产品有问题,却不对外宣布。
打破日系产品的神话,直视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后,还是可以相信大部分日系产品质量的。如果中国市场本身监管更加严格,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同样可以获得同日本本土一样的质量。如果在现阶段就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全球海淘也是个选择。只是根据日本市场的定价和消费水平,通常产品的单价必定高于中国市场,图便宜是找不到正品货的。
“一流产品卖最贵,二流产品卖平价,三流产品处理价”。日本产品也逃不出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规律。并不是所有产品都涉及国家利益,更多的是市场的悬着。商人是为赚取经济利益,如何把经济利益最大化是首先考虑的问题。所以片面认为日本产品在中国质量下降是为政治利益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2014-09-09 08: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