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日本天天“蒋”(9月30日篇)
9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东京出发,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继续兜售他的“积极和平主义”。此外,为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披荆斩棘、铺平道路,也是安倍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提起“入常”,日本可谓“一把辛酸泪”。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便制定了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战略,可是由于自身因素与国际环境的制约,一次次发起冲击,一次次铩羽而归,至今这个愿望仍然没有实现。尽管如此,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日本争取“入常”的决心似乎并未改变,一直在做着徒劳无功的努力。
步步为营挤进安理会
在二战中战败后,日本长期被美军为主的盟军占领,实际上丧失了包括外交权在内的各种主权,由反法西斯国家主导建立的联合国最初将日本排除在外。为此,日本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将早日重返国际社会作为国家目标,而加入联合国无疑是最大的标志。
1951年,日本通过缔结《旧金山和约》,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恢复外交关系。《旧金山和约》序言称:“日本表示申请加入联合国而且在任何场合都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的意志。”
1952年6月,日本向联合国提出了加入申请。但9月18日的安理会上,日本的申请遭到了常任理事国苏联的否决。1955
年12月13日,安理会审议日本、蒙古等18
个国家的加入申请。在“中华民国”对蒙古行使否决权的情况下,苏联对日本再次行使了否决权。为此,鸠山一郎出任日本首相后,打起了“自主独立外交”的旗帜,把改善对苏关系作为外交重点。
1956年10
月,鸠山力排自民党和政府内的种种阻挠出访苏联,于10月19日同苏联发表了写入“苏联支持日本加入联合国的申请”内容的《联合声明》。同年12月18
日的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同意日本成为第77个会员国。
日本加入联合国后,又把目标放在了争当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上。经过各种努力,
1957年9月的第12届联大上,日本首次当选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自此以后,日本在联合国的地位逐步提高,多次成功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日本成为全球GDP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国际地位亦相应提高。1969年,日本与美国就归还冲绳问题达成协议,有了相对独立的外交权,此后两次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担负的联合国会费比率已经名列5大常任理事国之后的第6位。这一切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在联合国有更大作为的欲望,“入常”开始成为其最大目标。
为实现目标,日本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1969年,日本在第24届联大上提出“重新研究联合国宪章”的提案,旨在删除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为充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扫清障碍。但是删除这一条款必须修改联合国宪章,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日本政府又改变策略,希望联合国通过决议宣布联合国宪章旧“敌国条款”失效,以达到事实上的删除“敌国条款”。不过,日本的这些努力并没有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直到1995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才以155票赞成、3票弃权通过了重新考虑联合国宪章,取消“敌国条款”的议案。
与此同时,日本还频繁争当非常任理事国,凭借经济援助等“实绩”说话,让联合国成员国确信支持日本就会有甜头。1970年、1974年,日本又两次成功当选非常任理事国,将常任理事国战略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但1978年竞选非常任理事国的失利,宣告了日本“金元外交”开始失效。
最后冲刺遭孟加拉国“逆袭”
1978年11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改选。日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如果当选,“入常”近在咫尺,因此高度重视。为了增加吸引力以取得各国支持,时任日本外相的园田直在当年召开的第33届联合国大会演讲中,刻意将历年在后半部分谈及的开发问题提到演说的前半部分,只字未提修改联合国宪章的问题。这样做是为了讨好独立不久、百废待兴的大多数亚非拉国家,并尽量避免出现意见分歧。此外,日本外务省还向联合国大会派遣了前外相木村俊夫和两位大使级官员,组成专门团队许诺各种经济援助,游说非洲、加勒比诸国。
当时,竞选非常任理事国的亚洲国家为日本和孟加拉国。事前做了很多工作的日本以为胜券在握,根本不把孟加拉国放在眼里。但是结果出来后,日本傻眼了:竟然败给了孟加拉国!
此次竞选失败在日本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日本各界认为,无论是从国家综合实力还是国际影响而言,孟加拉国都无法与日本匹敌。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对联合国负担的经费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四次当选非常任理事国。而孟加拉国只是1971年12月才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的一个新兴小国,人均国民收入仅为83美元,1974年刚刚加入联合国。从负担联合国的会费、经济合作等国际贡献上来讲,似乎与日本无法相提并论。
日本政府将此次失败当作国耻,撤换了当时的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安部勋,由西崛正宏接任。日本开始意识到,钱在联合国并不是万能的,别说常任理事国,就是要当选非常任理事国,也必须提供比经济援助更重要的东西。而日本在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中败给新兴国家孟加拉国,也标志着其“入常”计划遭受重大挫折。
支持南非失去“大票田”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的构成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美苏两国控制联合国的能力不断减弱,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不断提高。日本在1978年竞选中失败,主要是失去了非洲这块“大票田”。
当时,日本实行支持南非白人政权的政策。1975年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要求各主要发达国家停止与南非的合作。虽然联合国通过了谴责并制裁南非的决议,但日本却和南非保持密切的经贸关系。所以日本既反对南非的种族歧视政策,同时也不赞成对南非全面经济制裁。日本这种貌似中立的态度,实质上是纵容南非白人政权的种族歧视政策,从而引起了广大非洲国家的不满。当时非洲国家占联合国成员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失去了他们的支持,日本的惨败就可想而知了。
1978年竞选失败后日本认识到,“入常”的条件尚不成熟。要成为常任理事国,首先要修改联合国宪章。而修改联合国宪章是一项复杂而曲折的工作,因为这不仅需要联合国三分之二成员国的同意,而且必须要得到5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肯,日本实现“入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曾经担任日本驻联合国大使的斋藤镇男说:“对于日本申请担任常任理事国,联合国虽然没有出现明显反对的声音,但是没有任何人谈论这一问题,对此几近忽视。”
调整战略稳打稳扎
当时,日本的“入常”战略不仅没有得到有力的国际支持,即使在日本国内也没有达成广泛共识。1970年日本政府的舆论调查显示,41%的人赞成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而17.3%的人表示反对,41.6%的人回答“不知道”。总体来看,各界对日本外务省的“入常”战略持批评态度。外务省由此痛感,不仅要在国际社会努力,还要对国内民众宣传“入常”的必要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日本不仅重点“盯防”1978年击败自己的孟加拉国,而且加大了对非洲外交的力度。今年,日本政府提前做工作,通过巨额经济援助,让明年竞争非常任理事国亚太席位的孟加拉国退出竞选。5月26日,安倍在与来访的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会谈时,表示将提供最多达6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8亿元)的经济援助。9月6日,哈西娜在达卡与安倍会谈时表示孟加拉国将退出竞选。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表示:“日本的金钱起了作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外交成果。”
同时,1978年以后日本对非洲外交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日本加大了对非洲福利设施的援助力度,1979年对非洲的政府开发援助额马上占到日本双边ODA总额的10%左右。非洲成为日本扩大国际影响的重要场所,以至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外交呈现出了“非洲热”的特点。
虽然上世纪70年代争当常任理事国的一系列目标没有实现,但日本在此后的30多年里从未放弃努力,并调整了策略。日本外务省的《联合国情报》就此刊文称:“大刀阔斧地往前冲不是达到目的的高招,必须小心翼翼,不断观察时代的变化。在此期间,最重要的是需要树立日本在联合国的形象,例如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地位,并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逐渐积累在联合国的成绩。不应忘记,我们还需要创造内部环境以适应外部形势。无论国内国外,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绝对不可以盲目急躁,否则只能导致失败。”看来,日本在“入常”问题上还将继续纠缠下去,不达目的不罢休。■
2014-09-30 2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