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中日“铁老大”海外争雄胜负未知
Friday, October 24, 2014 18:03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日本天天“蒋”(10月25日篇)

据路透社2014年10月21日报道,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有意参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高铁项目竞标,向美方推销中国制造的高速列车,这显示了中国在输出高铁技术方面的雄心。无独有偶,此前的4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邀请美国驻日本大使卡罗琳•肯尼迪共同乘坐磁悬浮列车。日本方面还透露消息称,将考虑免费向美国提供超高速磁悬浮技术。

近几年,世界刮起一股“高铁热”,“高铁概念”不断被提出强化,世界各国纷纷加入“战局”,尤其是日本和中国周边国家。中日高铁技术出口增速,两国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日本有“铁路情结”。日本是一个对铁路有“执着”的国家。回顾历史,日本在取得日俄战争胜利后,收下了作为“战利品”的中国南满铁路等。南满铁路守备部队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关东军”前身。而后在1928年炸死张作霖、1931年制造“9•18事变”,都“托”铁路之“福”。1964年,在东京奥运会召开前夕,日本又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名字传遍世界。事实上,日本的“铁路情结”是植根于日本文化的“大陆憧憬”中的。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地域面积狭小,自然灾害众多,国民心理上有很强的危机感,致使日本在侵略扩张时期,首要目标就是相对稳定、地理距离较近的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地区。而在大陆“修铁路、开地盘”成了日本人心中不能忘却的记忆,奔驰在中国东北大平原上的列车甚至成了一些老一辈日本人的“乡情寄托”。

高铁带来“隐形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几乎必然带来国家利益的增加。日本高铁的世界“野心”,当然首先源于高铁的巨大经济利益,事关国家基础建设,规模非一般性工程可比。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日本制造”的清洁、安全、准点、高效的高铁一旦在他国“上线”,就将成为“国家宣传片”,相当于固定地点的固定广告牌位。根据各国不同情况,带来不同“利益”。美国一旦引进磁悬浮技术,则日本就加强了在“同盟”中的发言权,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此前“被破坏的”日美关系。因此日本不遗余力地推销,不惜“免费”以博得白宫的“青眼”。而针对其他国家,日本更希望通过高铁建设直接参与当地经济发展,“分一杯羹”的同时也能顺便给安倍“俯瞰地球仪外交”添砖加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都提出了高铁建设计划,日本正“大有可为”。

高铁或成对抗中国新“支点”。目前中日两国已经处于“和平竞争”阶段中。在高铁技术的发展上,中日存在着二元矛盾关系。既互为必要,又相互竞争。日本算是中国的半个“老师”。然而中国在综合了日本、德国等国高铁技术的基础上,很快就研制出更为高速的列车,并迅速成为国际市场中日本新干线的竞争对手。而且中国高铁还紧随着李克强总理的“高铁外交”,不断在海外市场亮相。高铁本是日本的“传统强项”,在世界市场产业链中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日本最不希望在高精尖领域被中国抢占“高地”,否则日本今后的路恐怕将“荆棘遍地”。

因此,日本无论是从现实政治利益出发,还是从自身情感需要,都不得不同中国开始“高铁对抗战”。■

     

2014-10-24 18:00: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fb6320102v5ge.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