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不久前,某自主品牌董事长提出:必须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到核心品类,把产品“做窄”。他的战略观点是正确的,来自于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直觉,对其他品牌也有启示作用。
纵观今日汽车市场,赢利状况最好的企业产品不见得就多,但有限的几个产品在不同的细分市场皆表现不凡,强就强在这里,赢利的奥秘也在这里。此可谓:兵不在多而在精。
汽车产业有一种流行说法:规模效应。设想一下,一款销量百万辆的产品和100款各销一万辆的产品,其命运会有多么大的不同?!生产100款产品,需要100套全车各种模具、100套全车各种零部件……会成倍增加成本,如果是合资企业,中方还需要付出100次昂贵的产品转让费。有业内人士称:“技术转让费只是第一笔费用。除此之外,还要支付跨国公司派驻中国合资企业管理人员的高额薪酬、为适应国内市场所做的适应性开发费用,以及关键零部件的采购费用等。”两者的收益有着天壤之别。当然,个性化时代,消费者不喜欢“千篇一律”,惟有丰富的产品才能满足其需求。销量与款式之间何以达到完美平衡?这是一门艺术!为了两全其美,有厂家开发通用性强的平台,用意巧妙,效果不俗,只可惜不是每个厂家都能做得来的。
叹只叹,有厂家拼命地“宽”做,总以为多子多福,东方不亮西方亮,结果适得其反。残酷的现实证明:产品做得过宽害人不浅。正如前面所言,成本上来了;力量分散,难集中力量专注强项,毕竟资源、精力都有限,样样通很难样样精;产品宽了,会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已之短何以克人之长?!
明知有风险,企业为何又乐此不疲地将产品往宽了做呢?是诱惑,今天看SUV市场不错开始上马SUV,一开发就是三年四年,市场已经物是人非了;明天觉中高级车市场是“藏金宝地”,于是又拼命升级,结果,台阶没上去,已有的“根据地”让人家乘机掳去不少。抵住市场诱惑,需要对产业深刻的理解、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还要具备前瞻性,不容易呀。除了诱惑还有压力,消费者对个性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不变哪行。依笔者看,做宽产品有如刨坑一样,挖得深难度远远大于挖得宽,而且后者的成就感远远大于前者。个别企业“窄”得难受才“宽”做,结果宽了更难受。
令人遗憾的是,个别企业的“求多习惯”,不仅局限在做宽产品线,其他方面也“宽”:产品中期改款要起个新名字(为了以假乱真,让人当成全新产品么?),一个品牌不够要衍生多个,殊不知,将一款新产品的名字喊出去,让人们渐渐熟悉起来,要花费多么大的营销代价呀,而一个品牌从诞生到成熟,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又需要多少真金白银的投入?!
假如,时间能倒流,二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十年前),我们每一家车企,包括自主品牌,只专注于自己的强项,不走神,始终如一,结果会如何呢?可惜,这只能是“假如”了。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大的跨国公司,丰田、本田,大众、现代等,哪个不是产品多得像“海洋动物”,想必“先会走后能跑”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那是在“精和专”的基础上,尤其是做大了品牌,牌子响亮起来了之后才衍生的,“窄”做透方能“宽”。其实,做透了“窄”不“宽”又有何妨呢?!
依笔者观点:多而强当然最好,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的情况是,少而精优于多而不强,每个汽车企业专注于自己的强项,才有汽车市场的姹紫嫣红。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不多了。
(本文独家供稿新浪汽车)
2014-10-29 19: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