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陈彤离职的传言,六年前就开始了。每次陈彤给21世纪经济报道的回复都是:“传言无聊,无需回应”。
而这次,新浪网总编辑陈彤终于要离开新浪了:10月22日,他通过微博公告这一消息。陈彤说,回望17年路程,往事历历如昨,心中千言万语。陈彤曾自豪地称自己是新浪网第一个编辑。
新浪网董事长、CEO曹国伟在发给新浪网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这样评价陈彤:老陈在新浪互联网新闻报道业务创立、内容团队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互联网门户内容的运营模式。
陈彤接下来要去哪里?有分析称,陈彤要去一家大公司,陈彤与业界众多大佬关系密切,包括马云、李彦宏、雷军、周鸿祎等,找工作对他来说不是问题。也有分析称,陈彤离开新浪后将要选择创业。
记者就此短信问候陈彤,他没有回复未来去向。离开新浪前,陈彤曾组织一些媒体人、包括一些自媒体人聚会,据说与媒体新趋势有关。有消息人士称:媒体或仍是陈彤未来创业的方向。
陈彤之道
与微博上的活跃相比,戴着眼镜、微微发福的陈彤在实际生活中十分低调。但对于新浪来说,陈彤的位置却十分重要。在新浪网一些老编辑那里,陈彤被称为“新浪之父”,而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陈彤是个标志性的人物,并非因为新浪总编辑这个位置,而是他在中国互联网媒体的特殊地位。
陈彤如何进入新浪?新浪网前CEO汪延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回忆:1997年做利方在线的时候,需要一个体育版的版主,当时陈彤在论坛里很活跃,于是陈彤先来实习,毕业后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浪正式员工。
1997年,陈彤经手编辑了一篇贴子《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随后《南方周末》全文转载。这篇贴子在中国传媒史上十分重要,后人总结时说这篇贴子“火了一家网站(新浪)、一张报纸(南方周末)、一个人(王峻涛)”。王峻涛曾经创立8848,已销匿多年,但中国电商发展至今仍在其理念中打转。
作为四通利方的第一位编辑,陈彤是个足球迷,凭借对足球强烈的兴趣和对互联网传播深刻的理解,正是陈彤通过体育这个“入口”把中国网络新闻的模式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足球赛是陈彤做网络新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采用了全新的工作流程—24小时滚动更新。
滚动新闻成为新浪最大的特色,在科索沃战争、台湾大地震、中国加入WTO、悉尼奥运会、911事件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获得巨大成功,从而牢固确立了新浪网内容建设在全球中文网站中的强大优势。
独一无二的模式让新浪的内容在速度、更新次数方面树立了自己的特点,于是有许多人养成了每天阅读新浪新闻的习惯,对突发事件更是如此。新浪网横空出世,紧接着是搜狐、网易,它们代表了互联网第一次繁荣。除了中华网外,这三家公司也是中国最早上市的商业网站。
接下来则是博客和微博时代的到来。陈彤强大的运营能力,也使博客和微博在推广初期取得了快速发展。
陈彤办事极为认真,新浪许多资深编辑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讲过同一个故事:很多年前,视力不好的陈彤拿着一把玻璃标尺比在电脑上,一条条地发现、编辑当天的新闻,到了吃饭时,就将标尺固定在电脑屏幕上。
陈彤管理严格:一旦网络页面出了错,陈彤给编辑的修改时间只有一分钟,其间Ctrl+F5不断刷新,但凡晚了一分半秒就会把主编叫去办公室一顿怒斥。坊间有传,陈彤常双脚搁在会议桌上,冲着一众主编怒吼。
陈彤的个人履历就是中国互联网新闻的成长史,正因为此,陈彤被称为“中国网络新闻教父”。
陈彤还写了一本书,叫《新浪之道》,这本书被网络编辑们视为圣经。
17年前的因缘际会,门户在当时革命性的创新事物,陈彤走到了势上,成就了一个互联网老兵的传奇。陈彤在微博中说:尤其感谢当初把我引入新浪的李嵩波、汪延和董纳惟,17年的并肩战斗,亦师亦友。
门户之路
陈彤曾经表示,要把新浪当成终身的事业。正因为此,在数次离与去的纠结中,他选择了留下。
陈彤最终离开,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伴随着移动化、垂直化、社交化的发展,门户网站都正在成为传统媒体。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陈彤有自己的想法,新浪则有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是门户网站面临的挑战。加速推进垂直化转型,正是门户网站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去年4月,新浪将门户的频道明确划分为媒体频道、综合频道和商业频道,后两者都要承担销售任务。按照门户行业公认的说法,这种变化是要将新浪的影响力和流量更好地转化为收入。
YY创始人李学凌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时任网易总编辑的他曾于2005年提出要将频道独立为子公司。新浪在2008年将房产和家居频道分拆,和易居中国组建了新浪乐居并借壳上市;而搜狐在2009年也将汽车频道升级为汽车事业部。
汽车之家、金融界等垂直网站正对综合门户形成挑战:以广告为例,今年二季度,汽车之家广告收入为5900万美元,而新浪作为一个综合门户的整体收入也不过1.558亿美元。
垂直化转型的过程中,总编辑的角色定位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今年新浪改版前,包括娱乐在内的部分频道已经开始内部讨论商业化的问题。这也表明,对迫切需要转型的门户而言,商业化的压力远大于内容运营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总编辑的管理权限也在下降。在搜狐,总编辑负责的只有新闻、财经、军事、文化、读书、历史等频道,汽车、娱乐等频道早已独立运营。在新浪,随着财经、汽车等频道独立运营的进程加速,其独立性也越来越强。
门户高层离职近两年十分常见,网易有三任总编辑离职,刘春去年也从搜狐离职,背后都与门户网站目前遭遇的内外部压力相关。
媒体垂直化之后,一个问题产生了:作为一个综合门户网站,是不是需要一个总编辑?除了媒体垂直化之外,随着移动化、社交化的出现,自媒体、小微机构媒体正越来越成为内容的来源。在这一背景下,对于一家网站来说,自产内容占比越来来越小,内容生产的社会化越来越重要。
2005年之前,新浪内容除了传统媒体,主要是网站记者采写的内容。2005年,个人博客兴起;2010年,新浪微博出现,内容的社会化生产蔚然成风;2012年微信自媒体出现之后,新浪也推出了自媒体专栏产品新浪创事记,网站记者生产内容的比例越来越小。
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机构媒体都是内容运营商,正如现在的新浪。而其中的内容生产都趋向小微机构化、自媒体化。在新浪这样的机构媒体中,总编辑的角色是负责内容生产,按现在的趋势,未来的权力会越来越小。
媒体之路,会进入一个没有总编辑的时代吗?新浪给出了答案。
—–
广告插播:侯继勇的微信公众账号“iBroadcast”,长期关注信息产业,关注新技术下的新商业、新社会、新思想、新人类。欢迎关注!
2014-10-24 02: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