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中日两国民众眼中的“男人”高仓健
Tuesday, November 18, 2014 6:42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日本天天“蒋”(11月19日篇)

他是中国人眼中的“铁血硬汉”,他是日本人眼中的“最伟大的银幕明星”;他拥有无数女性影迷,却为爱执守半生;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也带走了一个时代。他,就是日本著名电影演员高仓健。

11月18日,高仓健生前的经纪公司——高仓事务所用传真的方式告知各大媒体:“因淋巴癌病情恶化,高仓健于11月10日凌晨3点49分(日本时间)在东京某医院,带着安详笑容辞世。他说:‘我走过的道路,一路都在成长,这么结束无怨无悔’。他就这样走完了83岁的生命旅程。现在,遵从他的遗愿,由身边亲近的人秘密下葬。一直以来承蒙诸位的鼓励,从心底表示真诚的感激。希望大家能静静地为他祈福,谢绝供花、供品等,在此说声‘非常抱歉了’。“

      
一辈子低调、硬朗的高仓健,走时也不愿给影迷们增加麻烦。这,也是他的风格与风骨。

高仓健,原名小田刚一,1931年出生于福冈县中间市,小时候体弱多病,从中学时代开始对拳击和英语感兴趣,高中毕业后考上明治大学。1955年,高仓健被东映东京摄影所所长发现,并作为“new
face”第二期新生加入东映公司。高仓健从影50多年间,出演过205部影片和电视剧,深受中日两国观众喜爱。

高仓健逝世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就上了日本六大报纸晚报的头版。其中,《朝日新闻》、《东京新闻》、《每日新闻》将其作为头版头条,《产经新闻》还发行了号外。日本各大电视台则循环播放各界对高仓健的评价。媒体给予高仓健的这种“殊荣”,甚至盖过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宣布解散众议院的风头,由此可见高仓健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各大媒体也在显要位置刊发了相关报道,不少网站甚至将底色变为哀悼的黑色。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月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高仓健先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日本艺术家,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重要的积极贡献。我们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

影响中国一代人的“杜丘”

1978年,作为“文革”之后登陆中国的第一部外国电影,高仓健主演的《追捕》在中国曾引起全国轰动。日本媒体推测,至少有8亿中国人观看过这部电影。许多男青年开始模仿那个孤独沉默的“杜丘”,女青年则将“杜丘”作为择偶的最高标准。

鸭舌帽、风衣、冷峻的表情一时间成为时尚的代名词,由于对“杜丘”的热爱,当时中国甚至引发了一场“寻找男子汉”的热潮。在很多人心目中,高仓健直接与“男子汉”划上了等号。

后来成为著名导演的张艺谋就因看到高仓健主演的“杜丘”后,人生志向发生重大改变。他开始竖起衣领、经常沉默,并且毅然辞去棉麻厂工作考进北影,走上了电影之路。

2005年,张艺谋拍摄《千里走单骑》时邀请当时74岁的高仓健出演男主角。年过7旬的高仓健依然在拍摄中表现出极高水准,让张艺谋大加赞赏:“他是我最敬佩的演员,而且从最初开始,他一直就是我心中的偶像。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演员!”

张艺谋回忆:“如此德高望重的一位前辈,拍完自己的戏份,仍远远坚守在片场,陪伴着全体工作人员继续工作。他不让翻译告诉我们,不想惊动我们。他说因为大家还在工作,我不能一个人回去,他就站着一直到天黑。太阳落山了,车一辆辆往回走,高仓健一人双手合十,向大家告别敬礼。70多岁的人啊!拍完戏,在送老爷子的时候,剧组上下七八十号人都哭成一片!”

作家陈淡秋以“高仓健孤雁飞过万重山”为题深情撰文说,我有一些固执的喜好,比如喜欢北海道、喜欢风衣、喜欢骑马、喜欢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小说,还曾费尽周折买过一件尺码过大而根本无法穿的M65(美军的短风衣)。如果要为这一切喜好找个源头,这个源头,应该是高仓健。对我而言,他不是演员,也不是某个具体角色,而是一种形象,这个形象包括了勇气、忠诚、坚毅面孔、沉默寡言的性格,以及荒原上骑马奔逐的身影。

高仓健去世的消息后传出后,中国的很多艺人都在微博上纷纷表示哀悼。姚晨说:“别了,杜丘。”袁立说:“好难过!肉体没有永恒,每一个举手投足的波长才是永留于世!”董路说:“他曾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女性格外欣赏的男人,那个时候还没有‘酷’这个词儿,但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哪!——为过去的岁月。”

高仓健的逝世,还瞬间激发了中国“50后”、“60后”尘封已久的集体记忆,失落、伤感开始阵阵涌上心头。有网友叹息道,你是猎手,曾经用弓箭穿透我的胸膛,你走了,但那支箭还在。有网友祈愿道,这个连背影都能入戏的男人不想再做英雄,只想做一个默默的平凡人,愿他在天堂能实现夙愿。有网友伤感道,听到他去世的消息,中午专门去吃了日本料理,静静坐着那,挥别无尽的孤寂与沧桑。

日本社会的“男神”

在日本,高仓健也是“神”一样的存在。严肃媒体评论称,日本只有两位真正的演艺界“巨星”,一位是高仓健,一位是吉永小百合。而时尚杂志的说法是一位是高仓健,一位是木村拓哉。可见,高仓健在日本的地位。

2013年11月3日,日本天皇在皇宫举行授奖仪式,为高仓健颁发了文化勋章。他是第一个得到文化勋章的电影演员。高仓健当时激动地说:“我真正感觉到生为日本人很幸运,我非常高兴,同时作为电影演员我也感到责任重大,现在只希望我不会有辱这个奖项。”

仪式后的见面会上,他打破沉默,用寥寥数语回应了人们议论纷纷的那段婚姻往事。高仓健说:“对我来说就像一场梦一样,是我宝贵的回忆。大概有一年左右吧,她一直在我家亲昵的叫我名字,很爱聊天,爱撒娇,常常枕在我的腿上。”

孤冷、笨拙、男人的美学,日本各大媒体用这些形容词为高仓健盖棺定论。“孤冷”自不用说,笨拙或许指的就是那段称不上幸福的婚姻。

高仓健1959年与一代歌后江利智惠美结婚。1965年,电影《网走番外地》让他成为全民偶像。一部接一部的侠义影片把生活挤得满满的,高仓健本来就倔强的性格开始发生变化。他把自己想象成影片中的侠客,开始变得孤僻,甚至冷漠和不近人情。他很少回家,同时也杜绝了缠绵的情感和琐碎的家常。1971年,他与江利智惠美离婚。

相比高仓健的成功,离婚后的江利智惠美却遭遇事业坎坷,因为歌唱行业的急剧发展,人们渐渐淡忘了她的声音,她很长时间都郁郁寡欢,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1982年2月13日上午,在东京一所公寓里,人们发现了江利智惠美僵硬的尸体。医生诊断她为酗酒引起的窒息,最后陪伴身边的只有她的爱犬。三天后,她的葬礼在娘家举行。那天,人们并没有看到高仓健的身影,很多人开始痛恨他的绝情寡义,甚至把江利智惠美的死都归咎于他。对于这一切评论,高仓健从来没有任何回复。一个星期后,在江利智惠美的娘家,高仓健来了。他一个人,悄悄的,没有惊动任何人,手里拿着白色的菊花,无言地坐在她的灵位前,台前那张黑白照片,恰恰是他见她最初的模样。这一年,高仓健51岁。

此后的32年,高仓健一直单身,他基本不再参加社交活动,也不愿与女性有较深交往。可是,每年的2月13日,在江利智惠美的墓前,人们总能看到他献花焚香,默默无语,神情凄然。

一个男人,为了一个“错误”,用自己后半辈子来承担责任;一个男人,为了一份深沉的爱,关闭了自己后半生爱情的大门!或许,这就是高仓健成为日本“男神”的重要原因之一。

导演山田洋次用“孤高”形容高仓健,“他身边总是清清爽爽,不让捧场者接近。”丸山健二则赞美他的沉静,认为他是“根据需要做必要动作的男人”,消除了一切冗余繁复的东西,而且在银幕上下都是如此。电影评论家白井佳夫则称他塑造了男人美学,“看看高仓健,就知道什么才叫男子汉。敢于担当、对爱执着、不慕浮华,他背负起了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日本不会再有高仓健!”

原明愿寺住持花田郁实说,“高仓健是一个自律很严,很吸引人的男人。在他扮演过的角色里,都多少显露出这样的性格特征。”据花田透露,高仓健每年都会在同一天,给明愿寺送来线香,因为明愿寺里葬着一位曾在高仓健小时候照顾过他的人。花田说,“高仓健重情重义,宽厚待人,称得上是日本人的榜样。”

高仓健经常光顾的咖啡店、位于京都市北区的“花之木”的店长门田贞三说:“和他一起来店的助手说话声音大一点,他就会很客气地提醒他们,我真希望他能够再来一次。”

《读卖新闻》大阪本社文化生活部次长近藤孝回忆说:“我采访高仓健,是在2006年的《千里走单骑》公映时,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所以我就想,要让他聊聊电影估计得很困难。我带着一种近乎畏惧的心情对他进行采访。他先是给我低头行礼,说
‘我是高仓健,请多关照’,之后就打破了沉默寡言的印象,表情丰富地跟我聊起了他在中国拍摄时和中国人的交流情况以及棒球、咖啡等话题。他说:“我觉得,演电影,在现在是一种很奢侈的工作,而我有幸从事这项工作”、“电影演员不拍戏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是。只有通过工作,才能看出是不是一个好演员。仅仅列出一些光辉的履历,那是没有用的。”

曾参与电影《车站⁄STATION》的脚本制作的仓本聪说:“高仓健,是一个就算看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就算对方是一个厨师、一个出租车司机、一名车站工作人员,也会停下脚步问候的人。他可以说是日本最后一个不以个人生活博出名的,最像演员的演员。”

演员千叶真一回忆说,自己还是一名新人时,曾在片场里跟拍摄人员干起来,赌气说不做演员了。而高仓健却陪着我一起到片场里挨个跟人道歉。“他是我这一生唯一一个一直尊敬的人。”

导演中岛贞夫说:“高仓健对塑造角色非常执着,是个能和角色融为一体的人,是个能够将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用来拍电影的难得的演员。”

曾出演过《幸福的黄手帕》的北海道夕张市荞麦店店长高桥伸一朗说:“高仓健是一个追求‘真东西’的人,照顾周围,人情味浓厚,他的去世,令人无比心痛。”

电影评论家白井佳夫评价高仓健塑造了男人美学,“看看他,就知道什么才叫男人!重情重义、敢于担当、对爱执着、不慕浮华,他承载的不仅是日本电影,还创造了日本的硬汉时代!”

不少日本网友伤感地评价:“看看现在涂脂抹粉、唯唯诺诺的日本男人,很难想象我们还有过高仓健这样的男人。他的离去,意味着日本‘男人标杆’彻底倒下,日本不会再有高仓健!”

最后,值得提及的是,高仓健去世消息公布的11月18日下午,记者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见到了前来参观画展的日本女演员中野良子。她曾和高仓健共同主演《追捕》,其“真由美”的形象让中国人至今难忘。中野良子在接受采访时说:“(高仓)健先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我第一次见到他时,就感觉我们两个人全身上下都贯穿着一种特殊的感受性,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我们两人的感受性被浓缩、融合。在我宣布婚约的当天,他第一时间送来了大量的红艳的玫瑰,把我都震惊了。我感觉,自从合作过电影以后,他和我一直保持着心灵的交流。即便他现在去了天国,我相信我们依旧可以用独特的感受性进行交流。他拍过很多优秀的电影,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一直令我深为敬服。”■

     

2014-11-18 06:39: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fb6320102v7hy.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