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尽可能多地在国际市场采购能源,而保护自己能源储备”,这样的一种观念现在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已经获得国务院同意,请要求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正是这个“行动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使中国能源自给率达到85%。
规划一定是有针对性的,它必须解决两大问题:第一,发展目标;第二,发展路径。而从这个“行动规划”看,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目标。比如,节约优先战略。我们不再允许“粗放型”的能源使用,而要“把节约优先贯穿于经济社会及能源发展的全过程,集约高效开发能源,科学合理使用能源,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节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注意,这是前提。
在节能前提之下,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依据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7.6亿吨标煤。按此计算,未来7年能耗增幅仅为11%,每年增幅恐怕只有1.5%左右,远远低于7%的GDP增幅。实际上,相比于2012年,2013年的能源增速仅为3.9%。这说明,中国在节能方向上任重道远。
能源供给要“立足国内战略”。尽管这样的提法过去也在用,但从实际情况看,中国过去的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60%,2013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2012年的25%上升到31%,一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甚至,作为中国能源的主力品种——煤炭,其对外依存度也在大幅上升。
这样的对外依存度不是小事。第一,它会摧毁国内的能源供应体系;第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容易被人“卡脖子”。所以,中央这次提出:“坚持立足国内,将国内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牢牢掌握能源安全主动权。发挥国内资源、技术、装备和人才优势,加强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完善能源替代和储备应急体系,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优质能源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油气战略进口通道建设,在开放格局中维护能源安全”。
提高能源自给率,恐怕还有一个重要考量: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源大都需要国际采购,那中国就必须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人民币无法摆脱对美元的依赖。所以,表面上看到的“能源行动规划”实际其背后深意更多。
为此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石油储采比提高到14-15,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
关于“绿色低碳战略”。在节约的基础上,我们不仅需要有能源自给能力,而且还要“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这既是节约的需要,也是环境的需要。因此,新能源也必然是一重要的发展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中占比仅为4%,而“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这是能源结构的重大转变。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占比高达67.5%。
发展路径必须依赖“创新驱动战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完善能源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树立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的理念,坚持追赶与跨越并重,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重大工程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建设能源科技强国,能源科技总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这个体系的建成,将为中国经济提供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更加有利于中国对外交往,摆脱被动。
经过两年的精心设计和反复测试,中国证券投资放心工程“放心A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放心五道筛”(财务安全、行业安全、经营安全、市场安全、技术安全)多达26项指标,构建了整个中国证券投资放心工程的投资研究体系。
这一体系的研究逻辑及所应用的各种工具与指标全部放置在“中国证券投资放心工程‘放心A股’服务平台”之中。各位投资者可登录放心工程官网免费下载使用。网址:www.cctvfx.cc
http://user.qzone.qq.com/622004661/main
2014-11-18 23: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