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马云的第三次零售革命:双十一成“社区化分工”实验
Monday, November 24, 2014 7: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头,也是一个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更是黑暗的季节;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秋。——这算是当下零售行业的写照。


一方面是阿里巴巴双十一创下了历史新高:
3分钟成交额超过10亿元,移动交易额达到243亿元,单日销售571亿元,产生物流订单2.78亿件。1116日,天猫总裁王煜磊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更大的突破是物流通畅,负责菜鸟物流的人12日睡到中午,下午才去库房看发货情况。而去年,负责物流的人可是数日不眠不休。


另一方面则是全球零售业正面临寒冬。零售战争、转型、关店潮、倒闭潮、裁员潮、资金链断裂,与投资人决裂等故事正在全球零售业的舞台上不断上演;大批曾经很成功的企业正在消费者的地平线上消失,不少更是濒临生死线。


曾经风光无限的亚马逊仍然处于亏损之中,第三季度净亏损为
4.37亿美元,有中国亚马逊之称的京东商城第三季度净利润达到了3.708亿元,净利润率仅为1.3%。形成对比的是,阿里巴巴第三季度净利润是68亿元。


马云做对了什么?北京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三次零售革命》一书的作者颜艳春认为,零售业正在进行第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是一个巨大的风口。第一次革命,站在风口的是沃尔玛,第二次革命站在风口的是亚马逊。现在第三次零售革命来了,站在风口的是马云的阿里巴巴。


这次零售革命的深度、广度、速度都远甚以前。王煜磊说,今年双十一与以前相比,有三个变化:一是从
PC到移动的转移,线上和线下多终端的互动;二是单一供应链到生态体系的运转,专业分工细化,所有环节基于互联网平台外包;三是全球化,零售促销的地理疆域被重新定义,传统时代基于卖场,基于连锁店,基于单品,现在是全球狂欢。


什么推动了第三次零售革命?是技术,王煜磊认为,一是云技术,二是端技术。云技术包括云计算和大数据,菜鸟物流、供应链以至整个生态链都在云里;端技术则包括
PC、移动设备,未来可能是汽车电子、多终端互动。


双十一的两大引擎

11日凌晨530,王煜磊起床的时候,发现阿里流量暴涨,包括下单量和结算量。王煜磊给技术人员打电话:往年双十一没有这样的数据异动,为什么?技术人员也不知道。后来王煜磊反应过来了,很多人起床了,起床第一反应是先拿出手机,把该付的钱付掉,或者通过手机开始买东西。


早上
6点,天猫的平均客单价超过500块钱,远高于平常。原因是很多人晚上抢完东西,起床后赶紧支付。完成这一支付动作,或许是在上洗手间的间隙,或者是送孙子上学的路上,或者是走向办公室的时候,或者任何碎片化时间。


王煜磊透露,双十一当天阿里的移动端成交占到了
42.6%。据阿里巴巴后台显示的数据,移动占比的峰值达到了70%,这两组数据远远高于去年。这是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管理层没预料到的:多终端互联会给零售带来更大的变化。


端的变化是零售革命的一个方面:零售革命是用户界面的革命,以前的界面是分散的杂货店,然后是百货商场,然后是沃尔玛,最后是
PC互联网,现在则变成了互联网、手机、平板多端互动。随着智能技术向不同的终端延伸,比如汽车、智能家居、可戴设备的发展,端的变化、用户界面的变化给零售业带来的变化会继续。


王煜磊认为,未来随着移动的发展,会有新的形式,电子商务的模式会嵌入到各种各样的端。未来购物的端会更加丰富:特斯拉车的大屏可以用来给大家购物,以前堵车的时候大家听音乐,其实那个屏幕完全可以用来购物,开车到家的时候,东西也到家了。谷歌眼镜,可以用来购物,谷歌眼镜可以实验通过眨眼的方式购物。阿里巴巴的技术人员已经在实验开发类似的应用。


零售革命的另一面是云的变化。王煜磊告诉笔者,云是供应链、服务体系、商家的合作,整个大的共生形态的电商体系。


王煜磊说,今年产生物流订单是
2.78亿,双十一当天结束后,王煜磊12日早上睡一上午,下午就去看570多亿元的货怎么发出去。以前可没有这么容易,物流问题是最头痛的问题,今年尽管在APEC会议期间,但物流的承受能力已经不像去年那么紧张。


实现这一点,依靠的是大数据、云计算的能力。以前物流技术团队都要王煜磊给一个峰值,以备不时之需。王煜磊说,明年不会这样的了,菜鸟物流的人可能会说:我们没吃饱,我们晚上都可以睡觉了。


菜鸟物流的背后是全国所有物流合作伙伴,菜鸟物流通过云技术实现了订单的合理分流。


云实现了阿里巴巴平台化。小米当天销售
15.6亿元。1118日,小米网总裁林彬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小米通过天猫获得用户,但物流、配送都由小米自己的物流完成,小米的物流体系与菜鸟进行了对接。


阿里
PK亚马逊


对于今年双十一,马云提到了三化:移动化,讲的是端的革命;平台化,讲的云技术对于零售的再造;另一个则是国际化。国际化是另一个故事:这不是一个站在风口上的问题,而是一场战斗,遭遇亚马逊与
eBay的战争。


坊间曾流传一个小故事:当年
eBay与淘宝网热战正酣,有一次eBay CEO惠特曼去办公室拜访马云,发现马云正在扎飞镖,靶子中央挂了一个人的头像,惠特曼细看,发现那个头像正是自己。


至今无法确认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马云确实曾把
eBay当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天猫成立之后,马云最大的竞争对手变成了亚马逊。那时,马云是追赶者。现在,这一切都成了历史,马云成了领先者,至少在市值上领先。


亚马逊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步,依靠微利的自营业务来吸引用户,并且形成护城河;第二步,引入第三方平台,进一步丰富商品种类,并靠第三方开放平台的佣金收入、结算费和年费获得收入;第三步,则是向第三提供商开放自己的
IT技术,特别是AWS云服务业务,希望以此带来更多的利润。另外还有kindle等新业务方面的探索。


有中国亚马逊之称的京东也是这条路子,由自营业务到开放平台到互联网金融。今年第三季度,京东第三方开放平台业务交易总额为
268亿元,入驻商家已经超过了5万家。目前,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产品众筹、第三方支付业务都已经在开展之中。


从开放平台这一角度看,阿里巴巴的道路与亚马逊的道路区别不大。区别在于,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是平台,一个对接消费者、品牌商、
TP服务商、软件开发商、物流服务商的平台,没有走过亚马逊、京东那么复杂的道路。


三家公司要到达的终点是一样的,即平台化。亚马逊、京东未来也是开放自己的资源向全社会赋能,包括向消费者赋能、向品牌提供商赋能、向软件开发商、
TP服务商赋能。京东未来甚至将向第三方品牌开放自己的物流体系。


区别在于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型,从一开始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的;而亚马逊、京东的模型从一开始就是以品牌为中心架构的。消费者、商家都是服务的对象,更偏重于谁,或以谁为中心,决定了未来的成败:若更多权力在消费者,赢家是阿里巴巴;若更多权力在品牌商和服务提供商,那赢家便是京东、亚马逊。


阿里巴巴的逻辑是,让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物流商,
TP,阿里这样的平台商,软件开发商都围绕着这一目标工作,实现这个目的,“云+端”是技术手段。


淘宝创立十年,马云慢慢发现,消费者未来会是上帝。移动化、平台化的时代,就是一个服务消费者的时代。


至于
eBay,始终囿于网络集市,止步于互联网技术,使其在移动、云计算时代逐步落伍。


零售业革命


颜艳春认为,过去五十年零售业进行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零售革命是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顿发动的,沃尔玛实现了全球地面店的互联,是连锁商店革命。第二次零售革命是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发动的,亚马逊实现了全球商品的互联,是电商的革命。


每一次革命背后,都有技术在推动,连锁店革命是全球私人卫星网络技术;电商革命背后是
PC互联网技术。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带来的变化是什么?是全球的人与商品的互联网,这是卫星网络技术实现不了的,
PC互联网技术也实现不了。消费者成为中心,消费者成为商业活动每一环节的参与者,并推动整个流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颜艳春认为,“如今消费者已经成为世界的中心,他们通过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物联网实时连接起来,正在形成一股巨大的看不见、却又能真实感受的力量,每一个消费者都可能是下一次零售的发起者。”


双十一是一次狂欢,这一狂欢的源头不在品牌商,也不在阿里巴巴,消费者全程参与,并调动所有环节参与配合。如果将以移动技术、云计算推动的零售变革视为最近五十年来的第三次零售革命,这是一场消费者为中心的革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双十一仅是一次实验,并不是最终形态:人与商品的距离,未来会更近,无论是时间距离,还是空间距离。双十一是一场人与商品之间,由阿里巴巴蓄谋策划的盛大聚会,技术发展的理想状态是,这样的聚会无需策划,无时不有,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商为双方提供技术支撑就可以。当然,支撑模型以消费者为中心。


颜艳春认为,理想状态下,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开设自己的私人微店,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零售店,自己喜欢的品牌和钟爱的商品。购物本身就是社交,借由他们的社交网络和强关系,每个人的私人微店自主地连接起来,成为所有消费者的社交商店、未来零售业的最小细胞和原点商店。消费者大规模地通过社交圈子连接起来,每个人可以相互逛自己朋友的私人商店,分享他们的购物见闻和发现。

SoLoMoMe(社交、本地、移动和个性化)消费群成为主流,全球消费者跨越时间和空间实时连接起来。50亿消费者连接起来的全球消费互联网的诞生,必将重塑消费者未来的生活,将推动第三次零售革命。


传统的大家伙,如品牌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权利在稀释。在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信息越来越对称,价值链上的传统利益集团越来越难巩固自身的利益堡垒,传统的品牌霸权和零售霸权逐渐丧失发号施令的能力,消费者成为上帝。


分工会更加专业化,垂直,细分。移动技术、云计算首先让大家伙的权力稀释,然后是资源重组,原有的大公司进行切割,数千人,上万人的,数十万人的公司会越来越少,公司个体化,小微机构化。淘宝已经开始对这些大家伙切割了:过去买家具只能去品牌商,现在的沙集镇有上千家具商,他们生产各色各样的小东西。


未来平台商、商家、
TP服务商、消费者,甚至软件开发商,还有模特之间会是什么关系?资本主义以来的社会化大分工方式会被重塑,变成一种社区化分工的模式:一种新型的依附关系,相互协作,相互受益。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有的社会化分工的权力会集中于某一环节,比如PC制造业的微软与英特尔,未来的分工模式下,权力分布更加平等。


阿里巴巴去年开始,组织架构重组,公司小微机构化,强调相互之间的平等与协作,也就是
One Company战略。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接受笔者采访时曾将之称为社区化公司。曾鸣当时曾对笔者表示,社区化公司的目的是以一种社区的方式组织公司内部资源,未来将以这一思维整合阿里巴巴产业链资源。


阿里巴巴尚未有“社区化分工”这一说法,但双十一无疑是一次社区化分工的实验。

—–
广告插播:侯继勇的微信公众账号“iBroadcast”,长期关注信息产业,关注新技术下的新商业、新社会、新思想、新人类。欢迎关注!

     

2014-11-24 07:52: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afab30102vac4.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