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加拿大知名大学里越来越多的华人学生姓名都是中国大陆的汉语拼音拼法,所以可以推断他们是中国大陆移民的后代。再一细问,原来父母大多是1995-2000年前后移民到加拿大的那一拨60后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女都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纪。这些学生有的是在加拿大出生的,有的两三岁来的,有的七八岁,也有的十几岁来的。一般来说,十几岁来的,还带有很深的“中国味儿”,七八岁左右来的非常“双文化”,再小一些来的,基本上完全加拿大化了。
那么,这些学生都是里白外黄的香蕉人吗?我观察,觉得不尽然。
首先,他们在价值观上完全是加拿大这边的,和国内同龄人截然不同。他们没有国内同龄人的攀比心和拜金思想,推崇普世价值观,诸如崇尚人活着要有尊严、人与人的平等、全民公投的民主政治,讲究诚信、正直等等。
举一个简单例子,在国内大学课堂里,如果老师说起某一个名牌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好工作,去了星巴克打工,一干就是八年,班上学生多数会嗤之以鼻,大家会想到父母怎么想,同学怎么想,街坊邻居怎么想;但是在加拿大的课堂,没有一个人会对此有何鄙视的态度,大家认为任何工作都是光荣的——尽管没有从事专业工作难免令人有些惋惜。国内留学生尚有不少谈论来到加拿大留学以后买什么好车,父母能拿出多少钱(这类学生不是少数),但是本地华人子弟基本上对这些没兴趣,有的踩着滑板来上学,也不以为耻。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特别明显(同样是中国人的子女,因为自小接受的教育不一样,长大以后差别居然这么大!),所以有时候我心里暗暗佩服加拿大乃至所有发达的民主国家的教育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这些华人移民子弟对国内社会现实不是很了解,因此如果你跟他们谈起国内的事情他们会十分有兴趣。比如说,国内满大街铺天盖地的“办证”,跟他们说起来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办什么证?谁给办?为什么办?为什么那么多小广告?为什么没有人管?他们不怕吗?他们不是很明白。他们认为加拿大办假证件的也有,但是只是偶尔有听闻,没有那么铺天盖地。我心想,想多了解中国社会,回家问你们父母,他们准知道。
其次,在生活习惯上华人移民后代还是偏中国化。比如我们在课堂上讨论用菜刀的问题,大家平时做饭是用中式菜刀还是西式菜刀。老外学生称中式菜刀看上去吓人;华人学生说,如无中式菜刀,可以勉强使用西式菜刀,但是若二者选一,还是中式菜刀好用,比如切南瓜、西瓜,中式菜刀就更容易。此外,说起搅拌鸡蛋,老外学生说他们有专门打鸡蛋的工具,如没有就用叉子搅拌鸡蛋,但是华人学生普遍举手表示还是用筷子搅拌鸡蛋最方便。
第三,华人移民子弟和来自中国两岸三地的留学生处不到一块儿,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大家没有共同话题,毕竟,大家看的电视不一样,关注的流行文化也不一样,华人子弟喜欢贾斯汀•比伯的大有人在,可是知道刘欢、那英是谁的却寥寥无几。华人移民子弟也不怎么和老外学生来往,有极个别来往的,很有可能是好几代以后的华裔,或者是被白人父母领养的孤儿。
他们中有很多了解了中国社会现状以后,庆幸随父母来到加拿大。很多人说,中国可以去旅行观光,但是如果让他们回去定居,恐怕都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