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地球毁灭,可以迁住其他星球,我带走的不是财富,不是微软代码,而是在微软工作的程序员。前微软雇员李开复对此有精彩的解释:微软是一家追随智慧的公司。
这句话后来被凌志军老师做了一本书的书名,即《追随智慧》,讲的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故事。
是的,智慧最有价值,而智慧的载体是人。所以如何留住人才,即使是地球不会毁灭,暂时不会迁向其他星球,但其也会决定一个公司的最终成败。中国人常说因人成事,事在人为,就是这意思。
这也是比尔·盖茨的好朋友马云现在思考的问题,只是马云比比尔·盖茨做得更加制度化。
今年11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公布了公司上市后的首季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在截止2014年9月30日前的三个月内,阿里巴巴集团支出人民币30.10亿元(美元4.90亿元)用以对员工进行激励。
三个月内支出30亿元回馈员工,马云是个好老板,对员工真是好极了。但这还不足以体现马云的慷慨。阿里巴巴财报显示,这并非是一次性的激励行为,而仅仅是阿里巴巴集团长期激励计划中的一部分。
未来还会奖给员工多少?得看阿里巴巴的发展,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的估值,但阿里巴巴统计出了过去15年来公司对员工的回馈。阿里巴巴是这样说的,自1999年以来,通过股票期权、刺激性奖励,阿里巴巴集团在职和前员工共持有超过20%的公司股票。
20%的公司股票值多少钱?按照11月3日收盘时阿里巴巴集团超过2500亿美金的总市值计算,假设上述股票仍旧被所有人持有,其总价值约在600亿美金左右。
600亿美元或许不是全部,在阿里巴巴蚂蚁金融,菜鸟物流中,仍然有相当部分的股份属于员工。这两家公司未来的想像空间一点也不比阿里巴巴小,如果这两家公司上市之际,同样把20%给予了员工,那么马云未来将回馈给自己的员工接近2000亿美元。当然,目前来看这还只是如果。
站在2005年以前看阿里巴巴,马云也曾许诺过回馈员工,那时候也只是如果。
有这样慷慨的老板,阿里巴巴的员工十分幸福吗?当然很幸福,但也很辛苦。除了工作强度大之外,精神压力也很大。笔者跟早期阿里巴巴公关部职员很熟,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是这样的:第一天晚上杭州唱歌,第二天晚上上海唱歌,第三天晚上南京唱歌,唱一家砸一家。当然,也得打一场架。
那时候他们有加班后K歌喝酒的习惯,这样可以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早期阿里巴巴的压力之大不可想象:一是竞争对手包括易贝这样的大家伙,二是媒体看不懂阿里巴巴的模式,马云即使说实话也没人信。
什么样的压力,才需要这样的发泄?记住,那是阿里公关的辉煌岁月,中国第一公关部由此而来。
记起前新浪网总编辑,已加盟小米的陈彤说过的一句话,大家都是苦出身。既然如此,且行且珍惜。
纽约上市的当晚,马云出席了记者招待会。阿里巴巴上市,很多媒体记者眼红去了阿里巴巴的前同行:他们凭什么就能一夜暴富?马云好像揣摸到了记者们的心思,说了这样一番话,大意是:今天阿里巴巴公关部的很多同事都获得了很丰厚的回报,大家或许不服气,我看到网上有人说他们只是运气好,我觉得运气这东西很重要,但我也觉得,他们获得这些回报是值得的,这些年,他们付出了努力,很辛苦。
阿里巴巴发展15年,已经发展起了包括股票期权、刺激性奖励等方式在内的制度性措施,一个十分完善的系统,对于马云来说,是让阿里追随智慧;结果却是,智慧追随阿里。这一做法,值得同行借鉴。
当然这一模式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能借鉴,比如媒体,十年前,就有媒体因为年终分红,报社领导锒铛入狱。当然是此罪彼罚,但分红至少是一个可以调动情绪的借口。问题来了,要挣钱,你为何还留在媒体?
2014-12-11 22: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