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儒学能不能救中国?
答案是十分肯定的,不能!
先回顾历史。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从西汉初年到满清灭亡,儒术一直是中国的统治思想,无论是举荐还是科举选官,各级官吏对儒学的熟悉程度,今人都无法比拟,各朝各代官吏中,都有一批儒学大家,经学博士。当时知识分子的唯一的出路是读书做官,一座独木桥,有多少读书人能得以通过?自然是少之又少的少数,绝大部分都被隔挡在此岸难以通过,即是说,民间还有大批熟悉儒学的信徒。受环境影响,虽然民众中文盲不少,但耳濡目染,文盲也受到庙堂官吏和民间士绅的熏陶,儒学思想已世世代代沁入到中国每个人骨髓。
然而西汉东汉的一直到满清政权,中间经历了那么多朝代,却都由兴起、强大、鼎盛、衰落而走向灭亡,没有一个能够幸免,都走不出历史周期律。
再回顾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从公元前497年开始,五十五岁的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跑官要官,第一站进入卫国,在卫国两次共居住四年,只拿干禄却未获任用。孔子离开卫国前往宋国,在宋国被赶出来又前往陈国。在陈国居住三年,依然只拿干禄未获任用。在遭受强国入侵时,孔子带领学生南下蔡国。在陈蔡之间曾“七日断粮”,以至于师徒之间几乎翻脸。从蔡国到了楚国,没有达到求官的目的。公元前488年,孔子带着学生又一次来到卫国。直到公元前484年,孔子结束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活,六十八岁时回到鲁国。
被誉为儒学集大成者、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统治者封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子,为什么不被看好?齐国宰相晏婴有一十分中肯的评价。还在公元前515年时,孔子因鲁国政局混乱前往齐国,想在齐国获得重用
儒学千百年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来不断地受到批判,源之于儒学的本身弊病。儒学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商品以至于信息社会,已远远落后于现实。儒学要构架的是以皇帝为尖端的金字塔形等级社会,这种结构维护的只是少数特权者利益,它以践踏普通民众合法权益为前提。在辛亥革命之后,在先进国家价值观传入中国之后,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已成为民众的普遍呼声。在这种背景下,儒学的政治主张(这是儒学的核心)尤显得与现实格格不入。在民众不看好儒家学说的基础上,这种理论能救中国?当然不能。
2015-07-11 20: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