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近日在微博发声:“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他所说的中文正体字即指繁体字,此言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热议。
部分地区民众以及部分海外同胞,至今仍在使用繁体字;研究文字学的学者以及部分书法爱好者,对繁体字也有较深的文化情结。不过,这不能说明繁体字和简体字有“正”“偏”之分,对大多数国人来说,简体字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交流表达的熟练工具,上了年纪的人或许还认识一些繁体字,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绝大多数不识繁体字,也没有谁觉得不正常。
繁体字只是简体字过去的形态。单就字体形式来说,繁体字身上确实部分承载着简体字所不具备的文化元素,但是从甲骨文、金文开始,汉字的嬗变、演进总是不可避免地失掉一些文字学、历史学等意义上的好东西,繁体字演变到简体字,同样如此。
然而换个角度看,简体字身上亦承载着繁体字所不具备的文化元素。从本质与功用上看,繁体字、简体字都属于人际、社会交流工具,是文化和文明的载体。使用简体字与使用繁体字,都能够传承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包括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演变到今天,其实都有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人们都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喜欢被繁文缛节束缚,简洁的价值观与人类追求单纯明净的趣味也非常契合。可以说,简洁是生活的高境界,也是文明所追求的很高的境界。
其实汉字的简化由来,并不是共产党立国后独立创立的,而是汉字的一个演变过程,从古代的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都有简体字。由古代篆书到近代汉字隶书的隶变是质的飞跃。东汉后期出现楷书,从此字体才稳定下来,汉字形体是汉朝定型的,一直用到今天,这样我们的文字才称为“汉字”,到现在为止总共使用了约1849年。
中国人民共和国立国后,为了扫除文盲,提升识字率,将部分汉字进行简化。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识字率,扫除文盲,且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不仅如此,较繁体字而言,简体字更容易识记学习与书写运用。作为易学好用的工具,简体字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与熟悉中华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与普及华夏文明。不论是作为文明载体,还是作为表达工具,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只是载体和工具状貌的变化,并不会构成对文明内涵的损害与削减。
黄秋生因过半人不识繁体字而得出“华夏文明已死”结论,大概是一种调侃、戏说,我们不妨一听,然后一笑而过。真正传承华夏文明,我们要做的是多一些虔诚的敬意,无需在交流工具、文明载体上厚此薄彼。
专家称,简化字不影响文明传承 由繁入简符合规律
源
微博吐槽内地繁体字式微
担忧汉字简化引文化流失
近日,香港演员黄秋生的一则微博引起轩然大波。“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此言一出,立即惹来网友激烈吐槽,继而掀起“汉字简繁之争”的论战。
赞者有之——“汉字简化后,爱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表,运无车,儿无首,乡里无郎。”有网友以此慨叹汉字简化导致文化流失之痛。弹者亦有之——“汉字简化后,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有网友见招拆招,力挺简化字对日常生活的便利。
其实,从语言学界到寻常百姓,关于“汉字简繁”的争论由来已久。几年前,就有专家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停止使用简化字,恢复使用繁体字。而在网络时代,年轻人对繁体字的疏离与遗忘,更日渐加深文明传承与文化流失的担忧。
析
由繁入简符合文字进化规律
简化字不影响华夏文明传承
7月22日,人民网强国论坛邀请著名语言学家江蓝生和天津市侨联副主席潘庆林,就“汉字简繁之争”与网友在线交流。“黄秋生把正体字和繁体字画了等号,实际上这二者并不相等,繁体字是对简体字而言的,正体字是对异体字而言的……”江蓝生在纠正了一个概念性错误后表示,所以要说过半人不认识正体字就不是事实了。
事实上,简化字占汉字总数的比例并不大。在日常使用的文字中,简化字大约占7000通用字的31%。如果按现代汉语词典收录13000多个字算来,简化字只占17%。“独体简化字有482个,偏旁类推得出的有1753个,加起来在内地推行的简化字有2235个,在这之外的那些汉字叫传承字,就是台湾所说的正体字,这些字是两岸四地共同使用的。”
在江蓝生看来,汉字形体的发展变化有简化,也有繁化,但主导趋势是简化,在常用字范围内简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这是由文字的工具性决定的,便于使用和书写是最重要的表现。汉字数量多,《康熙字典》有47035个。有的繁体字笔画多、读音乱、检索难,这都不利于文化的普及。”他认为,推广使用简化字后,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当然,江蓝生也坦承,繁体字从整体而言更能反映造字原理和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但这并不代表简化字就不能传承文化。“简化字同样是人民的创造,主要利用了六书造字的方法。没有人认为隶书楷书替代了甲骨金文和大小篆就破坏了传统文化,怎么使用了简化汉字就是破坏中华文化呢?”
据了解,现行简化字绝大多数来源于古代的简体字,有一些来自草书和行书,还有一些是“古本字”,新中国吸收群众意见创制的仅占少数。“这些简化字源自我国历朝历代,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不应该被排斥在中华汉字体系之外。”
至于“华夏文明在内地已死”的说法,很多专家表示这种论调言过其实、有失偏颇。“华夏文明不只体现在文字上,华夏文明的核心应该是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2000多个简化字,不足以让华夏文明死亡。”
更何况,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繁体字和异体字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保留和使用的。比如在文物古籍、姓氏、书法篆刻、题词招牌、出版教学研究中都有所应用。“学文史哲的都会使用到繁体字,在私人的空间也可自由使用繁体字,所谓华夏文明在内地已死,就是从用字角度来说也是不全面的。”江蓝生说。
解
全球化趋势简化字更适用
从孩子抓起逐步用简识繁
目前,除了内地使用简化字,在香港、台湾都使用繁体字。很多内地年轻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对老祖宗留下的繁体字极其陌生,甚至完全认不得、念不出。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语言文字的,中国繁体汉字意蕴丰富,不但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而且‘字形藏理、字音通心’,传递上古先人对当今、后世的许多信息。”作为“恢复繁体字”的支持者,潘庆林认为这并非是开历史倒车,文化溯源是为了向前看。“我们不能把英语的各个版本都引入国内,而独忘了民族骨血气脉魂都在其内的汉字本源。”
也有专家认为,有些简化字在简化过程中,没有遵循汉字发展规律,因此降低了港澳台同胞对简化字的认可度。对此,江蓝生表示,少数简化字不太理想,不能否定整个简化字系统,“简化字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现在要逐步废除会不得人心”。
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注定了简化字的生命力。据悉,简化字由于笔画比较少,在计算机上显得形体清晰,联合国已把简化字作为中文的规范字体,成为国际标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政府也规定华人社会使用简化汉字。正如专家所言,“简化字已经走向世界,对于传播中华文化会发挥有利的作用。毕竟,文字的使用由繁到简易,由简到繁难。”
不过,面对当代人对繁体字的“遗忘”,专家也给出了建议。比如在中小学语文课中可增加有关繁体字的内容,使学生能认识繁体字,并掌握繁简对应关系。“为了加强两岸四地语言文字的交流,最终实现书同文的远景,目前内地应逐步做到用简识繁,在一定范围内简繁由之,台湾则用繁认简,在一定范围内繁简由之。”江蓝生说。
同时,对于明显不合理的简化字,国家语委也有责任加以调整,不过专家表示“调整要适度,以保持文字的相对稳定性”。据了解,将要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就会恢复几个少数繁体字和一些人名用的异体字。
“繁体字也好,简化字也好,都是中华民族应该发扬的东西。汉字简繁之争无论是什么结论,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既能激起孩子们对繁体字的重视,对政府也是一种促进。”潘庆林说。
(本报记者郑轶整理)
使用简化字的好处
第一,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目,原来的繁体字平均笔画是16画,简化后平均笔画是10.3画;
第二,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
第三,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
第四,简化后产生了一些新形声字表音比繁体字准确;
第五,有些简化字便于分解和称说。
目前,使用简体字的地区主要有: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华人社区中。不便于联系是存在,要理清的只是这种现状是如何造成的。香港搞的是一国两制,台湾现在还没回归,就算回归后可能也是一国两制,在汉字使用上都有自主权。他们使用繁体当然也是有自身的好处的,这就要从简体字的坏处说起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部分简化字使用了“符号代替“,打乱了字族的严整性。如汉、权、鸡、仅、邓等字,“又”作为简化偏旁替换了本身完全不同的四个繁体字偏旁,同时既不能表音,也不能表意,属于难以理解的密码文字。
2、同音代替合并了一些汉字,例如干、乾、干(擀的右部偏旁),面、面(左麦右面),只、只(上隹下又),经常会导致表意混乱(特别是在文言文中),引起歧义。例如“船只靠在北港”,用简化字书写可以有两种解释。
3、简化字扰乱了汉字系统的一致性,使中、日、韩、越等本身使用一致的传统汉字的国家逐渐开始产生汉字文化裂隙。
4、破坏了汉字本身可以超越方言的特性,例如“舰”字本为“舰(左舟右监)”,“监“、“舰“读音相同,而“见“与“舰“在粤语、客家等方言中读音完全不同。这种简化方式只适用于普通话。
5、文字在发展过程不断通过增加笔画、偏旁实现类化,增加表意的明确性,人为地简化汉字、复用古字是一种倒退的行为,必然导致表意混乱。汉字从小篆到隶书再到今日通行文字发展的过程中,简化的书写形式,而笔画数却是趋于增加。因此汉字笔画简化不符合文字的一般发展规律。
《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 “淼”等45个异体字转正
东方网8月22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名字中有“喆”、“淼”、“昇、“邨”的市民们,你们的名字终于“转正”了。
国务院日前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作为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标准。该字表共收字8105个,其中,收录了已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闫”等226个简化字,并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皙、喆、淼、昇、邨”等45个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改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名、地名的使用上。今后,人名中使用这些字,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办理证件或者登机时,就不会出现读不出的情况了。当然,这中间会有一段过渡期。
共收字8105个
据介绍,此次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堪称是50多年规范汉字的优化整合。该表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历经十余年,整合了1955年以来的多个文件,包括《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
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字8105个,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字表为常用字集,收字3500个,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一、二级字表合计6500字,主要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605个,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根据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范围内取名不再有问题
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在其“说明”中特别指出,该表对社会上出现的《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之外的类推简化字进行了严格甄别,收录了符合该表收字原则且已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闫”等226个简化字,又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皙”、“喆”、“淼”等45个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
上海市语委有关负责人表示,45个异体字“转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名、地名的使用上。“如今的父母对孩子起名有不同的想法和需求,有的家长甚至会将《康熙字典》里很多冷僻字、现代社会已经不用的字拿出来给孩子起名,虽然国家对起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但是名字中带这些字却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办理证件或者登机时,可能会出现读不出的情况。”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当这些异体字成为规范字之后,父母再用这些字给孩子起名,就不会遇到问题了。“也就是说,这个字表中收录的8000多个字,都是规范字,可以用于给孩子起名,不会有问题,也希望家长能用这个字表中的字给孩子起名。”
汉字“整形”附表被取消
《通用规范汉字表》曾在2009年公开征求意见,当时因“为与宋体字一致,对44个汉字字形作出调整”的规定而引发争议。
当时对汉字“整形”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等5类笔形规则。经调整后,很多常见字变形,比如“琴”字上左部最后一笔横变提,“衾”、“汆”等字下部件末笔捺变点,“亲”、“杀”等字下部件的竖钩变竖,“唇”、“蜃”等字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等。很多人担心会改变书写习惯,影响用字便利,甚至影响学生学习、考试。
此次公布的正式字表中,这份“整形”附表被取消。
教材和工具书也将做调整
市语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国以后,国家针对汉字简化方案,出过很多的字表,也一直在推行规范汉字,但过去一直没有很好地回答究竟哪些是现代用语中的规范汉字。公布《通用汉字规范表》最主要的意义之一,就是明确了哪些是现代用语中的规范汉字,而且这些字都是专家们从几十亿字的现代汉语语料中分析得出的。至于那些没有被列在字表中的表外字,则主要用于一些特殊领域,比如古汉语、古籍方面,一般不用于社会运用层面。因此,这个字表的公布对出版业影响比较大,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至于对学生的课本和工具书的修订,该负责人表示,今后也会根据这个字表进行调整,比如“镕”字原来是异体字,过去出现在教材中,一般用其他字来代替,今后则可以在教材中使用。
[链接]
名字“转正”了登机不必再盖章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名字中使用了异体字,而遇到一些麻烦。
上海交通大学研一学生小忻的名字中就有一个“?”字。他说,以往每次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时,都很麻烦,只能说“两个吉”,好在后来歌星陶?出现了,至少把自我介绍的麻烦程度降低了一半。
小忻去医院看病也常遇到麻烦。候诊时,电子屏上的“?”经常显示不出来,“是一个乱码或者干脆不出现,电脑叫名字,也读不出来,希望变成规范字后,医院的文字数据库能相应更新。”
小忻还期待,在“?”字转正后,办理登机牌不用再慢半拍。“其实从在网上买机票开始就遇到问题了。尽管电脑输入法上能打出‘?’字,但在购票网站上却经常不能显示这个字,只能用拼音代替。等到办理登机牌时,刚开始拿到的登机牌,‘?’字是显示不出来的,我必须在空白处手写,然后到专门的柜台,在身份证验证后盖个章,才能登机。”
事实上,这些异体字有的早就被大家广为接受,比如“淼”字,记者随机问了几个人,学历从小学到大学,都表示认识这个字,而大部分的电脑输入法中,也都能打出这些字。
大陆为什么要简化汉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任天涯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524433/answer/30685968
来源:知乎
这个问题说明大多人是不怎么关心历史的。即便这个历史你曾经学过…..
约二十年前
远的不说,咱就说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当时咱们说汉字难学难认难写,不利信息交流,所以要简化,还敢有人有意见吗?有意见的出来当时就能被人民群众、专家学者、国外同行给削了,咋滴,你还想否认这铁一般的事实?所以今天有能力来反思简体字的人们,还是要感谢王永民教授(五笔字型)郑易里教授(郑码)等等等等八十年代那个万码奔腾的年代的编码英雄们,正是是这些人的努力付出,中国人才彻底解决了中文电脑输入的问题,并且方便到足以开始觉得简体字很有问题的地步。注意,这之前汉字简化的反对声音真是轻微到完全可以忽略,够胆大着嗓门对汉字简化说三道四那都是电脑中文输入法普及以后才有的事。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电脑中文输入法是个什么东西?是个让你书写过程变得异常简单的工具,换句话说你的书写过程被电脑被输入法简化了。所以汉字虽然没有从字形上再次简化,但是从书写上被彻底简化了,这也是简化!所以,简化是必然,区别不过是你简化的切入点是什么!我们把眼光往前看…
约六十年前
新中国初立,新政权开始搞文字改革,为什么?因为中国穷!因为中国文盲多!因为中国弱!因为中国想变强!因为中国想变文明!因为中国人想站起来!我们看下五十年文字改革委员会常委会成员吴玉章、胡愈之、韦悫、丁西林、叶恭绰前三个是tg的知识分子,后两个不是,委员会的成员也差不多这个比例,但是无论是不是tg,成员都是真正的专家。吴玉章是主任,最开始就是和瞿秋白在解放前一起搞拉丁化新文字的,所以吴玉章有把中国文字改革为拉丁化文字的志向是毫不奇怪的。但是,这真是问题吗?我得说,五四以来至六十年代,中国本土产出所有著名的大师,比如胡适鲁迅赵元任比如蔡元培陈独秀林语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无论政治上的左中右就没有觉得中国文字不需要改革的,而且都觉得恐怕拉丁化才是汉字的最终出路。正确吗?在他们那个年代当然是正确的!现在你们有了电脑这样逆天的作弊器,你们自然觉得不正确,但觉得不正确的各位同学烦请去手写“憂鬱的臺灣烏龜”一百遍啊一百遍好嗎!各位,就算你們覺得自己不是那麼有文化,但是,你能看明白我說啥,無論你同不同意,放在六十年前你就是如假包換的知識份子!(呃,不好意思,输入法没切换过来,输入繁体字实在是件太轻松的事情。)所以你知道了,六十年前新中国政府在文化上面临什么情况?巨量的文盲巨难学的文字超级薄弱的教育资源要让更多的人能使用上文字,避免成为文盲,接续解放前文字改革运动的惯性,顺理成章的对中国文字进行改革简化难道是不合理的事情?然后他们就顺理成章的这么做了……当然,最后当吴玉章他们出台了汉语拼音方案,觉得够成熟还想往下继续发展成拉丁化文字而不仅仅是文字注音方案的时候,中央政府周恩来出面通知吴玉章同学,停!是的,中央政府最后决定文字改革工作止步于成熟的汉语拼音方案推出,之后那几十年吕叔湘也好、周有光也好,这些后来我们熟悉的语言文字学家其实一直到90年代中期都对汉字拉丁化念念不忘,具体,各位可以翻看他们不同年代的文章。所以,汉字没有拉丁化是老毛老周他们发力阻止的呃,各位不要搞错了。让我么继续往前看….
约八十年前
1935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推出了第一批简化字方案,这个方案仅仅是一次试水,第二年即被终止。老蒋支持、当时的教育部部长王世杰也支持,为什么?因为文盲多,因为中国弱,因为想用简化字来提高基层识字率。这个方案和新中国方案比,不成熟、不系统而且是纯专家意见并没有民间意见,但这次的意义非同小可,这是对前三十年汉字简化运动的一次小结。这个方案怎么来的呢?我做个文抄公大家看下《现行汉字规范问题》高更生著 2002 P165-166 1935年1月,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向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搜求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编为简体字谱的建议。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后,立即组成一个工作组,在钱玄同的领导下具体编写《简体字谱》。 1935年6月中旬,钱玄同主持编写的《简体字语》草稿完成,收录简体字2400余个,提交教育部审核,这是第一次草案。教育部遂约集黎锦熙、汪恰、赵元任、潘尊行、张炯、钟灵秀、吴研因、顾良杰等在部开会,对《简体字谱》逐字进行了审查,从中选出了2340余字,并认为其中1200余字员适当且便于铸铜模,这是第二次草案。后经教育部部长、次长及部中其他有关系各司处详细复核,将可采者逐字圈出,移交社会教育司详加研究,经司详细审查,并函征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钱玄同、黎锦熙、汪怡等意见后,又召集部内有关各司科长及国立编译馆人员。重行整理,呈请签定,形成了共收324个简体字的《第一批简体字表》。过程的严谨程度虽说远不如新中国的方案制定过程,但是也算是大师出品,精心打造了。特别注意黑体字,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因为戴季陶等人反对而失败,但是大师们的工作并没有白费,下次,就用到了。让我们继续……
约九十年前
上面提到的国语统一筹备会,在1926年推出国语罗马字,制定者为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林语堂、汪怡、周辩明。这是一套拉丁化文字!而稍后瞿秋白、吴玉章等左派也搞了一套拉丁化新文字。人无分南北,政治不辨左右,都给出了拉丁化文字方案。当然都没有成功。他们为什么?为了降低汉字难度!为了让更多的人、没钱的普通民众能方便的学习文字文化!为了让中国强起来!如是而已。继续….
约一百年前
1912年教育部推出注音符号,台湾一直沿用这套办法作为汉字注音办法,最初的创制者是钱玄同和鲁迅的老师章太炎。为什么?为了方便入门学习汉字的人记音,所以章太炎叫它记音符号。1909年陆费逵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如果说汉字简化要找个起点,这个就是。继续往前….
约一百一十年前
1905年劳乃宣开始推行官话字母,这是劳乃宣自创的拼音字母(非拉丁字母),同一时期还有不少自创拼音字母的文字方案,这里不一一说了,就说劳乃宣,老人家是浙江大学最早的校长之一,同治十年的进士,晚清的官僚,他为什么要搞这种东西?因为国家危在旦夕,“有识之士咸思所以救之….”而老头子的所以救之的次序就是今日欲救中国,非教育普及不可;欲教育普及,非有易识之字不可;欲为易识之字,非用拼音之法不可。这段话解释了一切,背后只有一颗救国爱国的心。老头子是个老派的官僚,是个音韵学家,是教育大家,是国学大师,同时也是以为实践家,实践自己的救国之路。继续….
约一百二十年前
约1892年,卢憨章《一目了然初阶》,卢憨章就算是拼音新字的元祖吧。至于为什么我就不说了,不过我突然想到将近卢憨章后八九十年,王永民为代表的计算机万码奔腾时代的开始。这两者很有可比性呃。一时之间都是各种方案出现,卢憨章为起点的拼音新字方案大概有二三十种,而王永民为代表的汉字编码输入法方案更是被称作万码奔腾。不同者,卢憨章那时大家觉得中国要亡,再不做点什么,就要眼睁睁的看着中国亡国了。而王永民那个年代,大家觉得,计算机输入汉字很困难这个情况恐怕会让汉字完结,在不做点什么,汉字救完蛋了。都是救亡运动,都是各种方案大浪淘沙,都是呕心沥血,不同者卢憨章和他的同志们失败了,王永民为首的汉字救亡者们成功了。但他们都是时代的英雄。继续向前….
约一百七十五年左右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这就是一切为什么的起点。话说回来,如果这些先贤能看到今日有那么多反对简化汉字拥护汉字本来面目的后代们,大概也该含笑九泉了吧。
向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为了拯救中国,前仆后继、呕心沥血、排除万难、坚持实践的文化英雄们致敬!
为什么说汉字的简化提法是错误的?
仁智山水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文字具有传承性、精确性、方便性等特点,与实物物、照片、言语等载体相比,是最重要的文明载体。
单一简化汉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认读写的方便快切,这符合方便性原则,但不符合传承性与精确性。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文字所包含的信息与文字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些信息体现着极其重要的文明价值。如果简化汉字的同时丢掉了重要的信息,这个简化就不是精确的,就不能传承其文明的价值,就是错误的简化。
举例说明:木,日,是非常简洁的象形文字,意义也非常明确,不用简化了。用木与日结合成一个东(大写)字,就不能简化。大写的东字不仅是象形文字,也是表意文字。让我们来观察这样一个场景:清晨,遥望一个方向,一轮红日从树林间冉冉升起,这个场景的象就是一个大写的东字,日从木中上。这个方位就称为东。但东仅仅代表一个方位吗?如果是这样,我们简化成简体的东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我们再来体验一下日从木出的景象,太阳是那么温暖,升华,树木是那么郁郁葱葱(也许会有萧萧落叶,但太阳仍然是温暖的),我们对此会不会产生一种春天般的温暖呢?会不会焕发出一种愉快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呢?当你观察落日的时候,会产生这种感觉吗?虽然日出日落,东方与西方同样绚丽,但我们的感受却截然不同。这种温暖的、愉快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善意,就是儒家所说的仁。我们为什么称为龙的传人,因为龙主东方,代表着乐观、进取与仁爱。东表意木,春,温暖,仁爱,这就是一种审美,一种文明,就是东(大写)所承载的文明信息。如果将东简化成现在这样,没有了日,还会有温暖吗?还能承载这么多文明的信息吗?
再说时(大写)字。时从日、土、寸。我们的先人观天察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现了四时(现在称为四季)及二十四节气。这个四时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度量的呢?是根据太阳照射物体在地面阴影的长短原理,用日晷来度量的。“时”就是太阳与地球相对位置的量度,体现的是四时与节气。日意表天,土表地,寸表人的度量活动,因此,这个“时”也可以作为天地人三才的结合,作为人类实践的要素而客观存在,无法分割。先人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关系对人体动植物产生有规律的作用,这种影响是随“时”变动的,以上就是“时”的文明信息。简写的时去掉了土,天地人失去了地,这个日地关系就无法直观地体现了,时所承载的文明信息就不再精确,无法传承了。这对我们理解古代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不懂得“时”,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周易、中医,更不能理解什么是天人合一的经典哲学。
我们失去了日,失去了地,我们是太空家族,没有温暖,没有根,我们还有什么道德信仰?还有么文明传承??
我不得不说:用汉字的优化取代汉字的简化吧,该简的简,但不能损害其文明的传承。
如何看待汉字繁简体之争?
-从季羡林反对简化字谈起 -
微风轻拂
按理说汉字繁简体本就无可争论,但是近些时日这个问题就成为了一种愈演愈热的争执。起先有政协委员政协会议上提案——“建议中小学增加繁体字课程”。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认为“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更有人认为汉字简化被政治化,是一种去中国化,对中华文明传承有害。我个人旗帜鲜明的赞成目前的简化字,下面谈谈我的理由。
世界上任何语言文字都不是一层不变的
有很多反对简化字的人认为“繁体字数千年延续不变,祖先使用没有感到不便。”我觉得这个观点很牵强,封建社会也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难道这封建社会也需要永远延续下去?世界任何语言文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古埃及文字、中国象形文字、美式英语、英式英语等等都不断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没有任何改变的文字的唯一前途是——“被人遗忘”,比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女书”。
汉字的简化变革不同于韩文、日文、越南文的变革
韩国、日本、越南的文字因为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他们现在试图将本国文字“去中古国化”。比如韩国将汉城改成首尔,日本用大量假名取代汉字,越南将汉字改头换面。对于这些变革,我们需要心平气和的理解,一个国家、民族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文字,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为这种文字改革很“难看”。封建时代,韩国、越南确实长期作为中国的附庸国存在,他们将文字去中国化也是一种民族自尊心考虑。但是汉字简化字改革决不是如此,汉字的简化就是为了简单、方便,更利于交流。
古老的文化未必都是先进的文化
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几大文明古国大多沦落为二三流国家,古希腊文明、中华文明、巴比伦文明等等莫不如此。随着鸦片战争的来临,中国已经沦落为半殖民国家。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地位越来越高,这种地位的提高恰恰不是依靠中国传统文明,而是“改革开放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结果”。同样,日本的崛起,恰恰不是因为日本保存很好的传统文明,而是因为明治维新、吸收英国宪政文明的结果。同样英国、美国、法国之间的势力变化也是如此,美国是最没有历史文明的年轻国家,它承继于英国,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英国法国目前在国家上成为美国的陪衬。美国刚刚建国时,对于曾经的西方贵族们来说,美国是最没有文化的“野蛮国家”,他们觉得美国根本没有文明,但是现今来看,生命最旺盛的恰恰是这种新鲜的、有朝气的文明。历史过于悠久的文明如果不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那么就像一颗千年古树一般,尽管根深叶茂,但是树干中却千疮百孔、垂垂老矣、去日无多!
文明也是有生命的
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文明也不例外。比萨斜塔、万里长城、巴黎圣母院等等终究有一天会敌不住时间的氧化而轰然倒塌,京剧、昆剧这些传统文化会渐渐的不适应时代而渐渐萎缩,适应时代的东西是不需要保护的。万物有始有终,人、物、精神、思想等等都不可能做到长生不老。马克思主义被与时俱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受到科学家们的质疑,真理是相对的,真理也需要改革完善,何况繁体汉字。
繁体字容易写得美
汉字的结构讲究左右上下对称,重心要稳。结构笔画有“左紧右松、上紧下松的规律”,意即左边偏旁、上面部首要写得紧凑,下面、右面的要写得松散豪放,这样字体就写得好看。简体字没有繁体字容易写好看,繁体字笔画多,容易布局。比如“书”和“書”,“书”笔画少,一笔写差了,这字就难看。“書”就很好写,有一笔写短了或长了,其他笔画可以通过酌情微调长短、部位来弥补,繁体“書”就很容易写得好看。再者,笔画多的繁体字招牌和标语更稳重、厚实、端庄。因此,我们发现很多书法家都喜欢写繁体字,大街上的店面招牌大多是繁体字。但是,
文字的主要功能仍然是一种工具
尽管繁体字容易写得漂亮,但是文字本身是一种工具,是用来交流的。繁体字笔画太多太繁琐,影响交流的效率,也不利于向世界推广汉字。至于有人认为目前电脑打字很普及,繁体字使用的笔画多障碍会随之消除。但我们应该想到书写仍然是语言文字交流的主要手段,而且我发现很讽刺的是,王立群一篇支持简体字的博客文章后面,激烈反对简体字的网友都是用简化字而不是繁体字,显然他们是一群口是心非的人。而且还有不少谩骂者,难道用繁体字谩骂比用简体字谩骂更文明?
汉字一直在不断的变迁
汉字是一种形意字,从古象形文字一步一步演变而来,后代汉字由甲骨文到简化字,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都是人们为更方便使用而对汉字进行变革,难道为了保存文明传统非要人们去使用篆书?现今还有多少人认识几个篆书?今天提议小学生开设繁体字课程,明天再提议开设篆书课程,那么我们的学习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象孔乙己那般多掌握几个茴香豆的茴字?
从生理学来看,阅读繁体字更容易疲劳
微软的雅黑字体很好看,但是比宋体、楷体汉字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因为笔画较粗,拥挤,所以标准书籍印刷大多不会采取雅黑这种字体。繁体字也是如此,繁体字笔画多、拥挤,粗看黑糊糊一团,对于长期间阅读来说,繁体字比简体字容易视觉疲劳。
无须担心国民不识繁体字
我发现我周围的很多小学生都能认识很多繁体字,我自己也从没有正规学过繁体字,但是对繁体字的认识几乎没有障碍,这主要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繁体字,而且一句话连贯起来阅读,一些生疏的繁体字也能理解通顺,渐渐也就熟悉掌握了。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在中小学专门开设繁体字课程,反而增加学生无畏的学习负担。
用约定俗成的观点看待繁体简体字之争
既然港台地区一直是繁体字,大陆已经长期实行简化字,而且对很多大陆人来说,使用简化字是一种习惯,反而不习惯使用繁体字。这时候,我们应该用约定俗称的习惯来对待繁简体汉字,可以两种汉字并存。两种字体都应该被允许使用,但在学校考试中应该应该规范使用简化字,有利简化汉字推行。
用豁达的态度看待简化字
写毛笔字曾经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功,但是就像西方人的鹅毛笔一般,毛笔字终究会成为历史遗迹。与其中小学开设繁体字课程,还不如这个时间让孩子们多玩玩,这更有意义!
我个人很欣赏余秋雨任央视青歌赛评委时对选手的一句话,大意是: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很多,欠缺一些文史知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闲暇时,适当提高传统文化知识还是有益的。对于繁体字,我的观点也是如此,不懂繁体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过懂点繁体字还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万万不可小题大做,将是否认识繁体字上升到爱国、传承中华伟大文明的高度,这根本没有必要。换句话说,孔乙己认识几个茴香豆的茴字写法的学习精神值得称赞,但是实在没有必要认为必须学、一定学。比如我这篇文章就全部是简体字写就的,文章让人看懂才是文字的全部的、也是唯一的目的!
简洁、简约、简单、简朴,简单高效,简约为美!
当年中国为何要简化汉字?
徐世平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侨联副主席潘庆林先生提出提案,建议“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此议一出,立即引发争议。不过,潘先生的提议,被许多人痛批了。网上的调查,也几乎是一边倒。这说明,潘先生的提案,至少是不受欢迎的。
反对潘先生提案的人,逐一批驳了他的观点。有温和的,也有偏激的。此处不提。但是,有一件事,必须重温。即当年我们为什么要简化汉字?搞清楚这个问题,潘先生的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据我所知,中国的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一直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不断简化。这一点,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央视正在播的一个片子,叫《汉字五千年》。汉字从字形到字音,都在变化。也不断有新的俗字,进入常用的体系。中国近现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不少知识分子,就已提出汉字应该简化的问题。比如,钱玄同先生。他当年就提出了应该整理字体、削减笔划的建议,并且得到了许多人的呼应,他甚至还提出了各种简体字的草案。
钱玄同(1887-1938)是何人?他是浙江吴兴人,精通汉文字音韵之学,长期执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是当时著名的语言文字学者,也是“五四运动”的旗手之一。1922年8月,钱先生即将他的简化汉字的草案,刊发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上。他提出,应将现行的汉字简化使用,他也说过,从古文、篆书到隶书、楷书、行书到“破体、俗体、小写”变化的字形沿革的过程来看,“数千年来,汉字字体时时刻刻都在走向简略化”。这一论断,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钱先生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当时的国民政府的支持,但是他仍于1935年6月独立完成了“简体字表”,提出应该简化的汉字共1300余字,后经专家讨论,留下1200余字。有意思的是,“简体字案”虽在国统区遭“暂缓提行”,却在解放区流行起来。
共产党欣赏简化字,是有原因的。当年文盲众多,全国计有80%,文化教育的任务相当沉重。这种情况,到建国初期,仍没有完全改变。因此,从小读繁体字出身的毛泽东等政治人物和专家学者如吴玉章等人,基于当年的状况,都是支持汉字简化的。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编拟了《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的第一次稿,1955年10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经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后经再次修改,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三天后的《人民日报》,则全文发表了该方案。
应该说,这一方案,切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受到广泛的欢迎。著名的语言学家陈章太先生(现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后来说,“汉字繁难,这给劳动大众确实造成很多负担,第一字数多,第二笔画多,特别是书写学习都困难;他还说,实际上汉字简化自古以来就有了,“手头字”实际就是一种简化字,早在民间使用;“中国的汉字简化早已有之,从甲骨文,金文一直到隶书、楷书,这里头相当一部分是简化字。”吴玉章先生(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也曾在《人民日报》写文章,论述汉字简化的重要性,他说,人民群众“常常读错字,写错字,讲错字,常常遇到说出写不出,写出读不出的字”,他呼吁,要“尽可能减少在教学、阅读、书写和使用上的困难,就有迫切的需要。汉字的简化是汉字改革的第一步”。当年,规范的简化汉字的推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汉字的热情,周恩来同志1958年在政协会议上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时说:“方案公布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对初学文字的儿童和成人的确做了一件很大的好事。”总之,简化汉字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积极而慎重,曾广泛听取意见,又几经反复。可以说,该次汉字简化,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基本要求。
这段历史,我是建议潘庆林先生去好好回顾一下的,等弄明白了汉字简化的源起和当年的历史背景,或许,他就不会再提出这个提案了。当然,1977年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则似乎有点冒进和仓促,也没有合适的社会基础和时代需求,后来被“停止试用”,也是必然的事情。这说明,我们国家对汉字的简化工作,一直是极为慎重的。像潘先生这样,盲目地翻来倒去,显然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