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我很不在意SDR,因为历史证明它并未发挥过实际作用。当然,我并不反对加入SDR,只是说“别太在意”,能加入就加入,不能加入也没什么了不起。关键是,不能因为加入SDR打乱我们自己的节奏,更不能因此而是中国经济承受过大的成本。我认为,国际贸易结算使用什么样的货币,关键不是SDR,而是国内经济的强大程度,和自身的国际贸易信誉。
日元是国际贸易成员国,但因为其国内经济风险巨大,负债过高,因此近年来,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原因很简单,各国不愿意更多持有日元,而且用日元在日本可以购买的大宗商品越来越少。因此,中国为了进入SDR而付出巨大代价,比如更加自由的资本账户,更加自由的人民币汇率浮动,这势必使中国遭受更大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中国是否具备强大的、防冲击的能力?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日本就是在国际资本强大的冲击之下垮掉的。
很明显,中国金融管理当局正在大力推进、甚至是全力在推进人民币加入SDR的进程,但我们需要提示的是:如果我们需要因此而满足太多条件,那对中国经济一定得不偿失。IMF前不久出台一份报告说:历史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一个国家如果“金融发展一旦超过临界点——金融过度”,那么金融波动所带给这个国家的损失,将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能带给这个国家的收益。这句话实际是说:“金融过度”之后的波动,对一个国家而言是“负收益”。
这跟SDR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如果为了加入SDR而中国接受了“不适当的条件”,那必将导致“金融过度”。当然,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在接受了“不适当条件”之后,而通过金融管理创新,从其他角度弥补不适当所带来的威胁,那情况另当别论,但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智慧?我没有足够的自信,因为,从近年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践看,所谓“改革”,不过是“照猫画虎”地仿造美国罢了。但是,美国实际有许多管理“暗手儿”,中国很难学,也学不来。
什么“暗手儿”?我认为,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从不教条主义”。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说教只对别人有效,而对它自己无效。不是吗?金融危机救援过程中,美国实际已经告诉世界:只要是从实际出发,没有不可用的手段。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事实:美国政府发现严重问题,立即就可以通过各式条例、规则,甚至通过国会立法加以约束。我们是否具备如此“不拘一格的能力”?
昨天看到新闻,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先生在《中国金融》上撰文,“指明”所谓中国《外汇管理改革开放的方向》。它在文章中强调:中国外汇管理“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是基础和保障”。长远来看,外汇管理部门要始终把防风险放在首位,从加强监测预警来看,加快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平台,逐步完成跨境资金流动数据整合和数据仓库建设,全面涵盖本外币、贸易投资、机构个人等不同交易币种、项目和主体跨境资金流动情况,为监管提供“千里眼”和“顺风耳”。同时,继续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非现场检查指标体系,及时对资金流出入压力状况进行评估和预判。
很好!易纲先生说的这些“外管基础设施”非常必要,但发现问题的关键是解决问题。易纲给出的“政策预案”是:充实以逆周期调节为主的政策预案,深入研究推出“托宾税”、无息存款准备金、外汇交易手续费等价格调节手段,抑制短期投机套利资金流出入。我认为,太少了,太弱了。投资者有的是手段绕开我们的视野,而且只要收益足够大,它们不会过于在于细微成本的增加。所以,我们需要更具强制力和威慑力的手段。而我们一直的主张是: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金融危机应急方案》或称《金融冲击应急法案》,授权中央政府,必要的时候“临时关闭资本账户”,清查恶意行为。
2015-10-16 04: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