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大圣舞棒横出世,无限可能在今朝!
在“加加”时代,变化令我们眼花缭乱,变化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作为不断否定自我、推陈出新的创新团队,作为张开怀抱迎接新鲜事物的新新人类,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更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能把你意识中的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有次会议中,我问大家,“一切皆有可能”的英文翻译是怎样的?结果大家说了几个答案:“everything is possible”;“anything is possible”;“nothing is impossible”……我们都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nothing is impossible”最直白的翻译就是“没有什么不可能”。抛开唯心唯物论之说,仅从团队励志角度而言,无论是“一切皆有可能”还是“没有什么不可能”,均有鼓舞士气,提神壮志之功效,虽意义相近,“没有什么不可能”和“一切皆有可能”在团队执行力方面,我觉得力度还是有区别的。
“一切皆有可能”是大胆设想。说明的是对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予以确认,我们公司文化中称之为“五可论”——可知、可为、可行、可变、可改善,“五可论”是针对平凡人的“五不可”提出来的,普通人之所以不断失败的根本原因,皆在“可与不可”之间做选择。多数人碰到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总认为“不可预知、不可为、不可行、不可变、不可改善”,结果因为这“五不可”,把“可能”变成了“不可能”。所以团队中一旦形成“一切皆有可能”的价值观定位,这个团队就会敢冒,敢想,敢干,敢于尝试。我们近斯的“太未系列”进展突飞猛进,技术人员大胆创想的太阳能技术在农业大棚、在养殖场所、在农改房等的应用方案,随着一个个建设项目的拔地而起,一个个变成了现实,成为效仿复制的样板。
“没有什么不可能”是小心求证。“一切皆有可能”酝酿了创新,但还有“不可能”的遗憾设定,“没有什么不可能”便是保障了我们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执行到位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团队的基因就是与众不同的创新,我们很多工作都是没模板可寻,我们自己也没有干过的开拓地,创新就是“无中生有”,遵循科学客观规律,利用我们的专长,向传统的不科学、不节能的问题提出挑战,结合市场的需求,与客户点对点沟通,剖析客户的痛点痒点困惑,倒逼我们的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其中“没有什么不可能”就是我们战胜畏难情绪、“挑战不可能极限”的主要精神动力! 我们都是凡人,如果想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必须找到“超凡脱凡”的方法:为自己断后路,逼自己上梁山便是其中之一。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让人们看到了曾经铁定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版的可能。互联网技术让地球人的距离近在咫尺,移动智能终端让人们见识到了一部手机掌控衣食住行的便捷,人类已经实现了地球之外的星球考察……人们一次次惊叹“不可能”变成令人不可思议的“可能”。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市场环境下,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创新团队的要求也越来越加速,这更需要我们坚定“一切皆有可能”的大胆设想,再配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小心求证,发扬头拱地的“敢想、实干”的精神,才能在创新大潮中持续领先。
2016-02-29 13: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