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习近平: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公平均衡是我们始终传承的基因,共建共享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将共享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把共享既作为发展的理念,也作为发展的行动;既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一、把“蛋糕”做大
“天赐食于鸟,而不投食于巢。”共建是共享前提,要共享“蛋糕”,就必须先共建“蛋糕”。让13亿多人共做“蛋糕”、做好“蛋糕”可不容易,大有学问。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奇迹。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现在的“蛋糕”还不够大、还不够好。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正如习近平所说的那样:“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候是虚胖。”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同发达国家还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共同富裕,只有在生产力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实现。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习近平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高水平的共建就没有高质量的共享。人民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没有人民的参与和创造,社会主义事业将会一事无成。“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在共建“蛋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全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指出:“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习近平强调:“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把“蛋糕”分好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多亿人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蛋糕”做好了,分“蛋糕”往往更有学问。如何将做好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强调,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做“蛋糕”不容易,分好蛋糕也不容易。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不容忽视。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处在全球平均水平0.44之上,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基尼系数是测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0.4以上的表示收入差距较大。我国基尼系数,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标准。这表明我国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我们不仅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而且在因财产占有量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距更大。在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公共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也存在不少短板,积累了不少问题,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就具有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效率和公平问题。党的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公平;十四大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共享发展得以实现。通过经济制度的完善,不断释放经济活力,为人民获得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提供保障。通过政治制度的改善,进一步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保障人人共享发展成果,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通过文化制度的建设,提升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生态制度的建设,让人民共享美好的生活环境。习近平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橄榄型分配格局是防止贫富两极分化的收入分配格局。在橄榄型分配格局中,低收入阶层会在社会安全网的支持下改善生活状况,接近中产阶层的生活;高收入阶层会在一系列再分配政策调控下,缩小其与其他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在这一分配格局中会日益扩大,而处于两端的阶层则都会缩小。2013 年2月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 “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阐述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途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共同绘制,富强中国需要我们共同打造;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共享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美德。我们的共建是全民的共建,也是全面的共建;我们的共享是全民共享,也是全面共享;共建共享都是大学问。
图为: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虽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新常态不等于任由经济下滑,也不是静等经济自然好转。而是要更加积极地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层次上以更高质量更好发展。新常态下,想问题需要新理念新思想;干事情需要新方法新举措;谋发展需要新理论新高度。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这个道理,我讲过多次了。”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一、在变中求新
“变者,天道也。”新常态是在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之后出现的新状态,是在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阶段。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在变中求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在更高水平的开放中,总结新规律,创造新理论,谋求新发展。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人类的进步史、中国的发展史,都证明变革是改造世界的最大的力量。我们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来自伟大的改革开放。习近平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新常态下,我们不仅不能放慢改革步伐,而且要更加全面、更加深化地进行新一轮改革开放,在更高层次上、更高水平上更加彻底地改革开放。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大贤不能善治。”生活就是变革,完美就是不断变化。与时俱进才能掌握主动,紧跟时代才能更好发展。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当今信息时代,变化快、节奏快,反应稍慢,就可能被时代淘汰。我们必须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责任感,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必须以毫不动摇的信心、无所畏惧的勇气投身新一轮改革开放。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习近平强调:“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新常态下,新一轮改革开放正等待我们去接受新的考验,新征程上挑战更加激烈、问题更加复杂,更加考验我们的决心和智慧。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图为:2015年12月31日,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
二、在新中求进
“日月不新,何以光明?”新常态需要新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新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指挥棒,是厚植发展优势的营养剂,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习近平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新常态下,我们要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和指挥下,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更好更坚实的基础。
“日新之谓盛德。”新理念需要新实践,我们要在新实践中贯彻新理念,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践行新理念。当前,我们很重要的任务是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推进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习近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们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速转变我国过去主要依靠高投入大产出、低质量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我国经济步入永续发展的健康轨道。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习近平强调:“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对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新论断新举措,与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供给学派的供给理论有本质区别。习近平指出:“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习近平强调:“西方供给学派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失效,西方国家陷入经济“滞胀”局面。供给学派强调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应该从供给着手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生产和供给首先要减税,以提高人们储蓄、投资的能力和积极性。这就是供给学派代表人物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亦即“减税曲线”。此外,供给学派还认为,减税需要有两个条件加以配合:一是削减政府开支,以平衡预算;二是限制货币发行量,稳定物价。供给学派强调的重点是减税,过分突出税率的作用,并且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而我们提的供给侧改革,完整地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指出:“这不只是一个税收和税率问题,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图为: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三、在进中突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新常态下,我们不仅要取得新进步新发展,而且要实现新突破新奇迹,在核心产业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成为真正的强国。要取得突破性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全民的普遍实践。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禀赋。习近平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人类之所以能进步,国家之所以能富强,社会之所以能发展,根本就在于创新。习近平指出:“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了惊人发展成就,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的奇迹。但是,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在一些决定未来发展的新产业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还不可同日而语。习近平指出:“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所以,我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还曾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通过不断创新,攻克关键技术,破解发展难题。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自强不息、善于变革、勇于创新是炎黄子孙的优秀品格和突出禀赋,新常态下,我们也一定能够实现新目标、创造新辉煌。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把握这些大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6-05-16 02: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