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去产能,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件痛苦的事情,所以过去推进不很积极。但这次中央决心很大,拿出专项资金补贴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导致失业人群。但是,国家提出去产能“不是没有节制地搞运动”。中央提出:在未来3年至5年内,煤炭、钢铁分别压缩5亿和1亿—1.5亿吨产能,那是政府依据实际市场供求关系安排的一个大致幅度。但现在看,地方政府执行上存在过激之嫌。按照现在地方报请中央批准的方案,去产能总计数量已经远远超出“计划要求”。这难免让人联想到“大跃进运动”,不同的是,那时是建,现在是拆。
中国的事往往如此,政府不管,一切按市场规则办事,那许多事情推进起来难度很大。尤其在去产能这类问题上,许多企业都曾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而且相当一批是地方国企。但政府一管,推进加速,但往往又会过激,宁左勿右地把经济行为变成“表决心的工具”,这实在让人看着难受。难道在去产能的问题上,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筹规划吗?是不是搞“规划”就是计划经济?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已经把辩证唯物主义忘得干干净净了。小平同志说过,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要有市场。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们现在依然需要注重“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尤其在去产能的问题上,不只是一个总量问题,同时还有一个地方经济支柱、产品品质、环境容忍等方方面面的总体布局——这也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也属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范畴。所以,我坚决反对“盲目去产能”,坚决反对“去产能”让各地方政府报数儿,坚持认为去产能必须具备全国一盘棋的通盘考量和系统性规划,我们需要的是:既要有效压缩过剩产能,又要避免“保劣去优”,甚至给新增落后产能留下成长空间。倒掉洗澡水,不能连盆里的孩子一起倒掉。所以,“去产能”需要“精准发力”。
很显然,需要“去产能”的这些行业,无一不是国计民生必须的行业。同时,这方面产品的需求是动态的,更是刚性的。所以,除了落后的产能,其它优质去产能也许不是彻底废除,而是暂时保护性关闭。一旦全球经济恢复,中国经济好转,这些产能则不需要“重复投资就可以派上用场”。所以,这需要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大量的“发展性研究”,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具有前瞻性。
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大家都会说“去产能”多么重要,但具体到如何去?去多少?如何通过“去产能”实现这些产业的重新且优化的布局?完了,没人说得清楚。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现在的政策执行依然具有“粗放性”?是不是预示着我们的中央部门工作依然缺乏大局观?是不是意味着中央一些部门只是把责任和工作一味地推给地方而自己当判官?
其实,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比如,外汇局最近公布了2015年对“外汇资金异常跨境流动”的专项检查情况。结果发现1335家企业违反外汇管理规定,注销948家无法联系的异常企业。两者合计超过2283家,占全部受查的81万家企业的不到千分之三。监管违规者占比很小,但危害巨大,它们的违规给整个市场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效应。当然,国家外汇局能够把这些违规者抓出来也挺不容易的,但问题是:这是专项检查的结果,说白了就是“搞运动”的结果。为什么非要等到事情严重了,需要专项检查了,我们才去抓?难道平时没有办法逐笔核查吗?其实,许多事情想做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而不用依赖“搞运动”。
还有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这件事从一开始就可以预料今天的后果,为什么非要出了这么多烂事儿,才想起来监管?才有办法监管?所以,我看我们不止是需要政策方向的制定和把控者,更需要执行层面更加细致入微的工作。否则,其实就是“懒政”,贻害无穷。
2016-05-23 05: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