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丹佛惨案发生后,惨案凶手在被捕时说:I am joker!紧接着墨西哥抢劫案也相继发生
。
这不得不令我再次想起《蝙蝠侠》的魔咒论,仅一部《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中,就有三个演员遭受“诅咒”:
1、摩根·弗里曼遭遇车祸;
2、小丑一角的扮演者、希斯·莱杰更是在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前猝死;
3、连打酱油的陈冠希也遭遇了“艳照门”。
好莱坞电影引发暴力,
英雄变杀手!
我们在享受电影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梦境的时候,谁会认为一部电影会给真实生活带来噩梦?
“蝙蝠侠前传三部曲”并不是唯一受到“过度暴力”指责的好莱坞电影。
奥利弗·斯通1994年出品的《天生杀人狂》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可能是被罪犯模仿最多的电影。这部电影基于1957-1958年间的一对情侣杀手的故事创作。这两名杀手杀害了包括Fugate家人在内11人,而Fugate也是美国历史上被判处一级谋杀罪的罪犯中最年轻的女性。
一个疯狂的影迷因为看了《出租车司机》而陷入对女主角朱迪·福斯特的迷恋,直至为了引起她的注意而刺杀了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
电影所引发的暴力屡见不鲜,让我们细数好莱坞这几年所发生的由于电影而导致的暴力事件:
1988年,《彩色的响尾蛇》首映的周末便有分属洛杉矶两个帮派的13个年轻男子在剧院门口大打出手,以阻扰影片的正常放映。
1990年在长岛,《教父3》放映期间,两个帮派的成员直接在电影院开火。在这次交火中,有一名坐在旁边的15岁少年被打死。
1991年,《街区男孩》这部涉及未成年人暴力的电影上映前几天,便有包括奥兰多在内的多地发生暴力事件,其中一名23岁男子被子弹击中身亡,一名15岁少年也在首映周末被刺。
1992年《哈雷兄弟》,已故说唱明星图派克·夏库尔主演的《哈雷兄弟》,曾在1992年1月引发遍及美国数个州的暴力事件,造成一个16岁女孩的死亡,以及一个18岁费城人的永久瘫痪。
2000年《骇客帝国》上映后,俄亥俄州一个男人,觉得自己“被吸到了母体之中”,而杀掉了自己的女房东。2003年,弗吉尼亚州一个19岁的男孩杀死了他的双亲,因为他坚信自己居住在“母体”之中。
2006年《X战警:背水一战》(2006)该片在巴尔的摩一家电影院放映20分钟后,一名24岁的男子站起,掏出枪,要所有的观众都趴在地上。随便开完四枪之后便走到了大厅,等待警察的到来。一观众身亡。
当一个电影的英雄传说在现实中一再演变成恐怖故事,也许我们已经无法将其仅仅视为好莱坞及其暴力美学的噩梦——而应是电影本身的噩梦。
暴力美学还是暴力惨案?谁才是最终的潜在受害者?
最容易受到电影影响的人群就是正在成长的儿童。一份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出版物写道,在美国每个孩子每年在电视上看到10000个暴力行为。报告显示,观看这些暴力节目的儿童比看非暴力节目的孩子更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严重的枪击事件开始频繁出现在美国的中学校园中,大部分凶手都是未成年人。其中部分行凶者在被捕后都表示,自己的行为是受到了影视作品或游戏中的暴力文化影响。
美国广播公司一项针对100名青少年罪犯进行的研究显示,受访者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承认自己是从电视上“学会了”如何犯罪。更让美国家长和媒体担忧的是,这些在电视和游戏中学会如何犯罪的人,往往不是“主动学习”,而是“潜移默化地”了解了犯罪手法,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暴力”的思维。
《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曾有一句台词震撼了许多人:“疯狂就像地心引力,而你所要做的只是轻轻一推。”是什么推了霍尔姆斯最后一下?
面对悲剧,唯一的方法就是剪掉暴力片段?
目前看来《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确定上映已经八九不离十,不过另一个问题又继续困扰着一众影迷。引进版本到底会被删减掉多少?因为早前在北美上映期间引发的暴力枪击案,成为该片顺利过审的绊脚石之一。
影片在中国上映后是否会引起社会不安确实没有人能百分之百保证。对于影片暴力内容的删减,影迷们在网上展开讨论,有网友爆料:“据说要剪掉40分钟,就像当年哈利波特有一集剪掉了很多“封建迷信段落”之后,没读过原著的人基本都很难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而据确切消息称,《黑暗骑士崛起》将在8月27日以2D/IMAX 2D两种格式登陆影院。很难想象最后留下的,究竟是什么。
QQ:50473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