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开发你的灵商,这是人类的终极智力
Tuesday, February 24, 2015 1:27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灵商
(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SQ),就是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认为,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必须具有鲜明的直觉想像力。无论是阿基米德从洗澡中获得灵感最终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从掉下的苹果中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是凯库勒关于蛇首尾相连的梦而导致苯环结构的发现,都是科学史上灵商飞跃的不朽例证。
     
成功人生没有定式,单靠成文的理论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还得需要悟性,需要灵商的闪现。提高灵商,关键在于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要敢于大胆的假设,敢于突破传统思维。

  
“灵商”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写为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它是指灵性中的智力潜能指数,亦即灵性的智商。为了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完全区分开来,我们最好还是将“灵商”写为Spirituality
Quotient(简称SQ)。在我看来,我们的灵性能力虽然可以转化为智力,但它首先并不是指智力潜能。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灵商”被过多地用于智力创造领域,甚至被用于商业决策和战略领域。即使这不是对“灵商”一词的误用,也是对这个词所关涉的本质领域的忽略。灵商主要并不是作用于我们的科学创造、商业战略等世俗成就领域,而是作用于我们的宗教经验和艺术经验。

   
灵商决定了一个人在宗教和艺术方面的感受能力,在最终的意义上说,它决定了一个人对于幸福的经验或感受方式。如果说,智商(IQ)主要是指人在理论思维方面的推理和逻辑能力,情商(EQ)主要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调控自身的能力,那么,灵商(SQ)则主要是人在对于神圣和美方面的专注力和想象力。
商高的人活在对神的渴慕之中。一切顿悟,如果不是指对于神的认识,那它就还只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美无非是神在世间的显现,因而理解美之奥秘的人,必定是能进入到对神的注意之中的人。那些离开神圣谈论美的人,他们谈论的不是美本身,只不过是他们自身那点可怜的感伤、愉悦的情绪罢了。
   
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灵商虽然关涉人的创造力和决断能力,但智性领域的创造、政治和伦理领域的决断并非灵商的主要用武之地。神在这个世界中的显现,确实会通过某些科学天才、政治家和商业精英的灵机而显现出来,但是,神并不局限于这个世界中的局部领域,祂一方面是世界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又是异于世界、溢出世界的他者。灵商作为直觉或领悟力,首先不是对于科学、政治和商业的领悟,而是指对于世界整体的神圣和异于世界的神圣的领悟。把灵商局限于世俗成就领域的人,他们永远不会理解灵性本身的奥秘。灵商高的人,他们事实上不会太关心这个世界中的事情,不会把世俗成就当成多么重要的事情,无论那是科学创造、政治命运还是商业战略。真正具有高度灵商的人,他们知道自己的直觉能力和想象力的本源乃是神圣的赐予,因而他们的心灵也必定要朝向神圣。
   
在某种意义上,智商、情商或意商(WQ)都不过是灵商的实际转化物,它们是变成现实或现成之物的灵商。对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划分是一个近代划分,它事实上是对人身上的神性(整体性)的分割。人的一切局部能力都来自灵商的转换,灵商既是智力潜能,也是情感潜能和意志潜能。灵商由于指向整体和整体之外,它处在一个临界的边缘之上。智商、情商和意商都只是现成的、常规的能力,而灵商是活在例外状态、活在边缘的能力,它决定了所有常规能力的边界。因为一切常规都是被例外决定的。神圣和真理存在于例外之中,正如它也存在于整体之权威中。

   
用古典划分的方式(这种古典划分并不是对人的整体性的分割,而是指人的整体生活的不同类型),我们可以重新定义智商、情商和灵商。智商是指科学和推理方面的能力,情商是指伦理和政治实践方面的能力(实践智慧),而灵商,它是指智慧中的直观能力(努斯)和信仰方面接受启示的能力。现代意义上的智商主要是指人在逻辑或逻各斯方面具有的能力,但我们的心灵的最高能力在希腊人看来是努斯(nous),它高于逻各斯或逻辑,它是对于本原和整体的直接把握或直接观照。而信仰,虽然在希腊人那里并不受重视,但在中古的基督教传统中,它却成为了人的心灵的首要方面。黑格尔的“精神”或“灵”(Geist,Spirit)的概念,主要就是综合了希腊人的“努斯”概念和基督教的“圣灵”概念。
   
一个人只能在神圣中获得对于真正幸福的理解。一切脱离神圣经验的幸福都是幸福的赝品或替代品。在这个意义上,智商和情商或许可以决定我们在世间的成功与否,但灵商最终决定了我们的幸福。

   
智商情商不必解释了,我们都很熟悉,什么是灵商呢?Spiritual
Quotient,中译“灵性商数”或“精神商数”。
一个人快乐不快乐、成功不成功、健康不健康,跟 IQ 往往关系不大,跟EQ 的关系也不一定密切(EQ
爆棚者未必都快乐、成功、健康),但是跟 SQ(灵商)的关系最直接——SQ
高,生命最快乐、最成功、最健康。SQ在我看来,内涵应包括个人信仰,或者说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对自己心灵的坚守以及能够赢得他人信任的能力等等。

   
我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都遵行理性的原则,设法使自己的一切都有顺序,能做到最优。但大家可以想像,现实中我们做选择的时候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比如,有时候“命运”会剔掉我们的一些选项,甚至让我们没得选择,这个时候没得选择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如果命运剥夺了你的一些选择,不要埋怨,很可能不是上帝抛弃了你,而是上帝在造就你。

   
另外,有时候别人的选择也会影响我们的选择。比如,现在的温州,福建军团,人人争当老板,崇尚”爱拼才会赢“,原因只在于当地许多前人已经选择了做老板并且取得了成功,所以让人觉得要成功非做老板不可。再就是,我们可能有自己的择业创业想法,但却不能一厢情愿,因为许多行业要有”特殊能力”的,比如老板的职业之少需要四个能力:市场洞察力、组织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持续的创业激情。

   
“假如上帝给你一个感动,让你明白自己的使命,那么上帝同时也预备了你实现使命的条件。”

  

   
如果说宗教信仰的力量如同太阳一样,那么孔子如同一盏明灯。我们现在的情况则是既无太阳,也无明灯。市场经济只有建立在信仰之上,才是建立在磐石之上,或者便是建立在沙滩之上。你不知道,那一天,诚信的大厦会倒塌;你不知道,那一天仇富的心理会演变成另一场暴民政治;你也不知道,市场经济的自发秩序会不会遭到破坏,而朝畸形的方向发展。”

                  ——赵晓

     你为生存做些什么,我不关心。
  我想知道,你的渴求,你是否敢于梦想那内心的渴望。
  你的年龄有多大,我不关心。
  我想知道,为了爱,为了梦,为了生机勃勃的奇遇,你是否愿意像傻瓜一样冒险。
  我不关心,是什么行星使你的月亮位于方照。
  我想知道,你是否已触及自己悲伤的中心,是否因生活的种种背叛而心胸开阔,抑或因为害怕更多的痛苦而变得消沉和封闭!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面对痛苦—–我的或者你自己的,用不着去掩饰,使其消退或使其凝固。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安享快乐—-我的或者你自己的,你是否能充满野性地舞蹈,让狂喜注满你的指尖和足尖,而不告诫我们要小心、要现实、要记住人的存在的局限。

  我并不关心你告诉我的故事是否真实。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为了真实地对待自己而不怕别人失望,你是否能承受背叛的指责而不出卖自己的灵魂。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忠心耿耿从而值得信赖;我想知道,你是否能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即使每天的生活并不舒心,你是否能从上帝的存在中寻求自己生命的来源。

  我想知道,你能否身处颓境,却依然站立在湖边对着银色的月光喊出一声“真美”!
  我并不关心你在哪里生活或者你拥有多少金钱。
  我想知道,在一个悲伤、绝望、厌烦、受到严重伤害的夜晚之后,你能否重新站起,为孩子们做一些事情。
  我不关心你是谁,你是如何来到这里。
  我想知道,你是否会同我一起站在火焰的中心,毫不退缩。
  我并不关心你在哪里受到教育、你学了什么或者你同谁一起学习。
  我想知道,当一切都背弃了你时是什么在内心支撑着你。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孤独地面对你自己,在空寂的时候,你是否真正喜欢你结交的朋友。

 

 

   
灵商(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SQ)是心灵智力,即灵感智商,就是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实际上,灵商是指一种智力潜能,属于潜意识的能量范畴。
 

   
灵商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科学家相继提出智商和
情商的概念后,英国人达纳·佐哈、伊恩·马歇尔夫妇提出了灵商的概念。2001年8月,夫妇俩合著的《灵商:人的终极智力》一书在中国出版,灵商开始为人们所认识。

   
人类力大不如牛、奔跑不如鹿、灵敏不如猫、嗅觉不及狗,但是凭借发达的大脑,成为主宰地球的“万物之灵”。如今,灵性早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引人关注的概念之一。与灵商相关的主要是
右脑。人的大脑由左脑和右脑两部分组成,左脑主要司职分析、抽象、计算、语言等内容,侧重于抽象思维的表达模式,被称为“科学脑”;右脑主要司职想象、虚构、感受、创造等内容,侧重于直觉的形象思维模式,被称为“艺术脑”。右脑思维在认知方面的直觉思维能力、顿悟思维能力、形象识别能力、空间判断能力、以及对复杂关系的理解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等方面,远远超过左脑,这正是确立“灵商”概念包容的丰富内涵的立论点。

    
据现代科学手段测试得知,灵感、顿悟、直觉思维能量与抽象逻辑思维能量之比是100:1。说明产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赖于灵感、顿悟、直觉的激发涌现。即使是具有高度抽象思维能力的哲学家要在自己领域有所突破,也需要将直觉顿悟与逻辑语言结合起来才能有成就。故此,称右脑是“创造脑”,这绝不是臆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由此可见,右脑的跳跃性形象思维方式是我们创新能力之源泉。

   
“灵商”这个“心之官则思”的“心力”资本,它是以与生俱来的心灵感应原理为依据的灵感智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灵感是潜意识,当酝酿成熟时突然沟通,涌现于意识即成为灵感。”“灵感这种思维往往表现为灵感或意念的突然闪现过程或悟性的涌现过程”,它是“智力劳动的产物,具有突发性、飞跃性、瞬时性的显著特征”。灵感是人在神奇的创新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为什么人往往在紧急关头,能急中生智?为什么有的入能过目不忘、过目成诵,有惊人的记忆力?东方智者素有“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至理名言,指的就是“灵商”的作用。
  
 心理学家将人脑的意识分为显意识潜意识两个组成部分。潜意识的巨大力量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但事实上它却发挥巨大的作用。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要大三万倍。”那些在紧急关头,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的人,很明显拥有较高的灵商。有一句谚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醒悟。”管理界也有一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
”因而,在对智商、情商强化的同时,我们必须要站在灵商这个制高点上,发挥高度的觉悟性,以期促进成功。
   
成功人生没有定式,单靠成文的理论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还得需要悟性,需要灵商的闪现。修炼灵商,关键在于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要敢于大胆的假设,敢于突破传统思维。

   
灵商并不是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大发明家的
“专利”,一般人只要头脑正常都会有的,只不过发挥的作用没有这些“家”们大罢了。因而,在对智商、情商强化的同时,我们必须要站在灵商这个制高点上,发挥高度的觉悟性,以期促进成功。只要抓住灵感出现的良机,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灵感是可以捕捉到的。

灵商影响 

   
量子力学之父
普朗克认为,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必须具有鲜明的直觉想像力。无论是阿基米德从洗澡中获得灵感最终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从掉下的苹果中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是凯库勒关于蛇首尾相连的梦而导致苯环结构的发现,都是科学史上灵商飞跃的不朽例证。

   
又据现代科学手段测试得知,灵感、顿悟、直觉思维能量与抽象逻辑思维能量之比是100:1。说明产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赖于灵感、顿悟、直觉的激发涌现。即使是具有高度抽象思维能力的哲学家要在自己领域有所突破,也需要将直觉顿悟与逻辑语言结合起来才能有成就。故此,称右脑是“创造脑”,这绝不是臆造。

   

爱因斯坦
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由此可见,右脑的跳跃性形象思维方式是我们创新能力之源泉。

   
“灵商”这个“心之官则思”的“心力”资本,它是以与生俱来的心灵感应原理为依据的灵感智力。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说:“灵感是潜意识,当酝酿成熟时突然沟通,涌现于意识即成为灵感。”“灵感这种思维往往表现为灵感或意念的突然闪现过程或悟性的涌现过程”,它是“智力劳动的产物,具有突发性、飞跃性、瞬时性的显著特征”。灵感是人在神奇的创新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其实,灵感智商并不是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大发明家的
“专利”,一般人只要头脑正常都会有的,只不过发挥的作用没有这些“家”们大罢了。平常讲,某人脑子很“灵光”,指的就是灵感思维,即顿悟性。为什么人往往在紧急关头,能急中生智、胸有成竹、灵机应变?为什么有的入能过目不忘、过目成诵,有惊人的记忆力?东方智者素有“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至理名言,指的就是“灵商”的作用。

   
灵感思维往往表现为一种潜意识过程,由于思维过程和概念运动都不是连续的和一致的,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任其自然,人们很难对它进行控制与引导,寻找出思维对象的来龙去脉。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都认为,灵感出现在长期的紧张工作与思索之后的暂时松弛状态。

灵商的开发意义
 

   
只要抓住灵感出现的良机,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灵感是可以捕捉到的。为实现创新,必须开发“灵商”。开发“灵商”的主要意义在于:

   
1、可用灵感思维的顿悟火花,提出和解决有重大意义和创新价值的崭新课题。

   
2、可用直觉感知思维的一闪念火花,拓展形象创意策划与科学发现的预测研究。

   
3、可用开发右脑潜能的心智火花,完成机器人不能替代的瞬间识别判断和综合评价功能,将为创立神经计算机的诞生和神经疾患免疫诊治医学,以及全新学习记忆科学等,提供打开生命智能库的金钥匙。

人真的有灵魂吗?挑战并提高您的”灵商”
异象异梦的应验 
基督徒灵魂上天的经历等
 

一、灵魂的论证

 

  人有灵魂,这应该是一件简单明了的事。正如一辆普通的汔车,本来是一堆死物,不能自己开动,但是当有司机坐在它里面时,就能正常开动了。同样,人的身体也是由数十种物质元素组成的,本来是一具死物,不能活动,可是当有一种生命活力——灵魂在它的里面时,身体就活起来了。这是显然的事。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从来不经过认真考证,便轻易地说人没有灵魂,死了百了。他们对于自己将来的永远归宿实在太不负责任了。实际上,一个人若想否认灵魂,必须要有多次死亡的经验来验证才对,所以对于那些从没有过死亡体验的人来说,是根本没有资格说“人死如灯灭”的。下面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灵魂的存在,盼望读者朋友引起重视,为自己宝贵的灵魂预备美好的将来。

 

1、人有自我意识的特征——“我”不是身体

 

  (一)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数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些物质元素人人相同,不能起到分别你我的作用。但事实上每个人的“我”各不相同。既使是双胞胎的姐妹,虽然是由同一个细胞开始分裂而成的,但她们的人格也是不同。因此人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却因里面的灵魂不同而表现出各个不同的自我意识和性格来。

  (二)我们说话时的逻辑也证明人是有灵魂的。例如,当我们说“这是我的手指”时,表明手指属我,但手指不是“我”;同样,当我们说“这是我的身体”时,也就表明身体属我,但身体并不是“我”本身。显然,这个“真我”就是里面非物质的灵魂——它才是肉身的主人。当然,当我们说:“这是我的灵魂”时,这个“我”就一定包括身体在内。由此可知,完整的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的。这也正如圣经所说的。

  (三)如果“我”就是身体,那么可以设想,若有人因车祸失去部分肢体,则这个“我”也必将随之失去一部分了。但事实告诉我们,肢体残缺的人“我”仍然很完整,不会变成半个“我”或“他”。这说明身体跟灵魂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人的肉体由于新陈代谢作用,旧细胞不断死亡,新细胞不断产生,全身细胞大约七年一换,但里面的“我”始终如一(生理学表明,就是脑细胞也在慢慢地更换)。所以人八十岁时的身体跟五岁时的身体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已经更换过十多次了,但里面的“我”却是同一个“我”。因此老年人常常喜欢回忆自己年少时的光景。这说明人里面的“我”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基础,跟渐渐更换改变的肉体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由此我们还可以推想而知,一旦身体死去,里面的“我”仍将依然顾我——这便是灵魂的继续存在了。

 

2、人有表达无限的本能——超空间性

 

  人虽然受到物质身体的限制,但人里面的思想和心灵却不愿意受限制,小小的脑子总是想这想那,要探索好些未知的事,追问时间的开始和空间的尽头。甚至希望跑到月球上,跑到火星里,跑到宇宙的各处了解一切的奥秘。当今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说:“我发现物理学和宇宙学极其激动人心,它就象星球航行,勇敢地向未被征服的领域前进。”人类这种对无限的向往,是从一个远超肉体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因为灵魂一旦离开身体的约束后,便成了超越空间的存在),
这个本质就是灵魂的本质,证明了灵魂的存在。

 

3、人有盼望永生的本能——超时间性

 

  一百岁的人怕死,如果让他再活一百岁,同样还是怕死,这说明人总想永远活下去的。假如人只是一个属物质的肉体,而死亡又是自然的规律,那么人对死的态度就应该顺其自然、坦然面对才是,又何必极力地逃避或抗拒呢?然而人却不愿意自己在时间长河中被消灭,所以很多人都想在世间留名,希望能流芳百世,有的人甚至请人为他雕像,盼望自己永垂不朽。人里面的那个不愿意被时间淘汰的本能,就是灵魂永恒的本质所发出的。不但如此,就是当我们面对着镜子发现自己比从前衰老了许多时,我们也是不甘愿。我们连自己老了也不愿意,这就表明里面的永恒性超过外面的必朽性。这个永恒性就是灵魂的属性。圣经《传道书》3章11节揭示了这个奥秘,说是上帝造人时便“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的。

 

4、人有精神和肉体之分——超物质性

 

  众所周知,人是肉体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的。身体是属物质性的,精神是属非物质性的,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人们在谈到“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会谈到“精神文明”。词典上对“精神”一词的解释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这定义说明“精神”实质上就相当于本文所说的灵魂。不相信有灵魂的人请仔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由物质元素组成的大脑怎能产生出非物质的意识?(二)、细胞内遗传因子DNA机械复制的结果,又怎能激发出人间的善恶、良知和爱情?(三)、原子、分子偶然碰撞的结果,又怎能产生出无比复杂而有秩序的大脑,以至最终产生出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所有这些,都是唯物论永远无法解释的难题。

  (注:虽然人的意识活动有赖于物质的大脑,但大脑本身并不是意识。这就如音乐需要乐器来表达,但乐器本身并不是音乐。有人认为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基础,离开了大脑,便不可能再有意识。但这是无法证实的事。请问:离开了乐器,音乐难道就不存在了吗?其实空气中载有音乐信号的电波或声波多得是呢!依此来看,如果离开了大脑,意识仍然是可以继续存在的,只不过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而已。)

 

5、人有心灵崇拜的本能——属灵性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到世界各地调查的结果表明,人类皆有敬拜神之天性。无论文明野蛮、进步落后,这点莫不相同。2001年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上的数据表明,当今世界上有神论者占总人口的85%,(其中基督徒占了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全世界充满了拜神的空气,你看哪一个地方会没有基督教堂、天主堂或者庙宇、寺院、清真寺呢?这个普遍拜神之事实,足以证明人类有心灵崇拜(或宗教崇拜)的本能。人若找不到真神,便会去拜假神;若不拜假神,就会在心灵中树立其它的偶像,如伟人、明星乃至钱财、电视、小说等等,以填补心灵中的空洞,但在动物界却没有类似的例子。你也决不会看到猴子也有拜祖宗和偶像的行动!心灵崇拜的本能是人类所特有的,这是神在当初造人时所赋予人的,神的目的是要人来寻求他,与他交往,并且从神那里得着满足。因此,心灵崇拜的现象表明了人类的心灵中有一个特殊的饥渴和需要,这个需要也就是灵魂的需要。你会感觉肚子饿,这证明你有一个胃;同样,当你有心灵饥渴时,就证明你有灵魂。

 

6、临终的观察

 

  人在临终时,眼睛会突然失去光芒,瞳孔马上会扩散,同时口里有气呼出。单凭眼神这点微妙的变化,我们也应该相信人有灵魂才是。因为在这瞬息之内,身体的物质结构其实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但人却已经截然不同了。而且很多死里逃生者都回忆说,当人死去时灵魂要经过一条黑暗的通道,这很可能就是呼吸道。这个经历跟创世记2章7节的记载相呼应。经文说:“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人的灵既然是从呼吸道进去的,那么当灵魂离开身体时,也从呼吸道出来,应该是一件很合理的事。

  信徒临终时,大多坦然、安详,有的甚至还大有喜乐和奇妙的经历。比如,有些人临终时会预先告知亲人“今天救主要接我回天家了”;有些人在临终时还会看到天使向他显现,来接送他的灵魂。而少数不信主的人在临终时也会知道自己“今天我要走了”,之后这话果然应验了。这些经历都表明灵魂确实是存在的。美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医师曾下结论说:“任何人在他临死时都是很痛苦的,惟有基督徒,在临死时确有美满平安的感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归宿是可靠的。”

 

7、异象异梦的应验及魂象显现
 

  对于信徒来说,异象和异梦也许算不上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好些信徒都有过多次的经历,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举例。有一本叫《不可思议》的书上也记载着不少类似的事,就是连美国的林肯总统也这样。有一天他梦见自己走进白宫,卫兵和众人都很肃穆、悲哀。林肯总统问卫兵出了什么事,卫兵说总统被暗杀了。林肯总统感到惊奇,但他看到美国国旗遮着一个人,他走近一看,真是他自己。第二天,他没有什么不安,将梦告诉妻子和其他人,妻子嘱咐他要小心。第三天,他果然被人用枪谋杀身亡,于1865年4月15日与世长辞。我们知道肉体是不可能预知未来的,所以异梦的应验证明了灵魂的存在。

  再如,科普杂志《科学与生活》上曾登载了这样的一篇文章:某医院的医生值班室内有两位医生正在交谈。突然,一位经他们救治过的垂危病人出现在面前,表露感激之意,可是旋即消失。两人面面相觑,急速跑向病房,守候在这个危重病人身边的护士、家属介绍,患者刚刚死去。家属还说,患者临死之前,曾思念和呼唤过这两位医生的名字。人的身体一经死亡,若灵魂就没有了,就不会有魂象显现的可能,但人死后魂象显现的事例却证明了灵魂的存在。

 

8、死里逃生者的体验

 

  近三十年来,美国各地的医生及心理学家曾分头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魂不附体”的这类现象。在众多从事探索灵魂的科学家中,美国著名哲学、医学博士穆迪氏(Raymond
A. Moodyjr.
)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调查了一百五十名死而复生的病人后,将研究成果写成《一百五十个人的死亡体验》(或称《生命之后的生命》)一书。另一位美国著名的心脏病专家司库梅克教授,在调查了2300个濒死经验后,也惊讶地发现60%的人在濒死时,都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当他临近死亡时,先是听到医生宣布他死了,接着是亲友的哭泣声及其他噪声,随后他感到自己经过一个长而黑的通道,突然又像一个旁观者站在自己的躯壳旁边,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医生为抢救他所做的一切努力。等等。这些研究也都表明人的确是有灵魂的。

 

9、基督徒灵魂上天的经历

 

  圣经多次提到有关灵魂离开身体或死人复活的事例。在基督教会内部的神迹奇事中,有些基督徒确实有过灵魂上过天堂的经历,但有此经历的人在其一生中往往不过一、两次而已。但印度著名的传教士孙大信(
Sundar Singh
1889-1929)在灵里上天的次数极多,有时每月约有七、八次。下面略引他所载的一些有关灵魂上天的经历片段(限于篇幅,原文部分内容作了删除,特此说明)。

  “天上有基督的宝座常常在中间,他的形像是描写不出来的。有一次我看见他手上的钉痕,可是不但不难看,反而美丽发光。他有胡须,并有长发,发色如同金丝发出亮光,面貌象太阳,但其光线不会使人晕眩,他面上常带微笑。在基督宝座周围有数不尽的光荣的生命,有天使也有圣徒。在这里他们都是荣耀的,但他们的荣耀也分大小、种类和颜色,衣服象是用光作成的。

  “在天上讲话不用问答,你把思想放在我里面,我把思想放在你里面,就是交谈了。在地上交谈时,有时不待对方开口,我们也已知道他要说什么。天上说话就是如此。在世上,婴儿从胎中生下,虽然先前没有呼吸过,也马上自己会呼吸。天上的事也是这样,本来不会的,一去马上都会了。天上最有福的事就是圣徒交通,这是一种特别的谈话,也就是圣经里所说的‘圣徒交通’,确是乐中之乐,属灵的问题,一问便明白。天上还有一种特点,无论什么事,总不会令你讨厌。地上的事,那怕就是好事,久了就会厌倦,天上正好相反,越久越好。

  “天上的特点是无论什么事都象在家中一样,没有不惯的,没有不喜欢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丑恶的。在那里想见谁,无论相隔多远,一想就看见。因此他们常与主在一起,因为一想就见,常想就常见。那里是我们所仰慕的,没有忧愁,没有烦恼痛苦和悲伤,只有爱,只有喜乐,而且永远是这样。

  “在那里他们有家有屋,就是主所预备的(见《约翰福音》第14章2-3节)。有一次,我在主面前,人叫我到他的家中去,但我说:‘我不想去,在这里有主的同在多好。’那人勉强我去,去了以后才发现那家也非常的好,因为主也在那里。

  
地上的东西是天上的影子。地上的山、水、鸟、兽、花、草等天上都有,所不同者,地上的东西不完全,而天上的却十全十美。天上就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能赞美神。天上的东西都不是消极的,你欣赏它,它也了解你。人在天上的视线特别长,一举目可看到几百万里,无一物可以阻挡它。住处虽有间壁,但不会阻挡视线,都是透明的。┄┄凡心所想要的都能得到满足,在那里你不会缺乏什么,因为所有最好的都在那里。”

 

10、人为何不知道有灵魂和灵界?

 

  有人可能会问:“人既然是有灵魂的,但为什么自己竟不知道有灵界的存在呢?”对此,圣经给出了一些答案。

  其一、因为死亡是单行道(诗39:13,伯16:22)。这条路是一般人从没走过的,极少数人虽然有过死而复生的经历,但对于他们的报告却很少有人引起重视,或者被认为是“精神幻觉”。

  其二、因为人的“灵眼”就被魔鬼弄瞎了(林后4:4)。一些有过灵界经历的人指出,人的灵体跟他的肉体相似,也长有灵眼。而且圣经告诉我们,人在原造时,灵里有极丰富的灵智,能清楚知道灵魂和灵界的存在。所以在伊甸园里,人类的始祖亚当能清楚地知觉神的“行走”(创3:8)。但后来人类犯了罪,离弃了真神,人与神之间的交通断绝了,人的灵里失去神的内住,再也没有神的感动、光照和引导了(此即人的灵性死亡了);而且人的灵眼又被魔鬼弄瞎,结果当然觉察不到属灵界的事了。于是,人便很自然地说没有神、没有魔鬼,也没有灵魂、天堂和地狱了。这就如一个瞎子会很自然地说没有月亮、星星一样。

  不过,圣经也告诉我们,借着基督福音的光照和上帝圣灵的重生工作,能使人的灵性重新得以复苏,恢复与神的交通,并且心灵中的眼睛重新得以开启。这样,人不但能确知神的存在,而且还能觉悟到来世的权能和灵界的存在(弗1:17-18,来6:4)。所以一个真信耶稣的人,对于属灵界的事都是不会怀疑的(当然,还没有真正悔改重生的信徒除外)。他们的信仰也决不是糊涂盲从的。这也难怪基督徒为什么要不计个人得失,费财费力地传扬天国福音,靠主能力拯救人的灵魂了!

 

二、灵魂的价值

 

  圣经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像上帝,所以人有理性、德性、灵性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特质;人之所以为人,也是因为人有灵魂的价值,而且这灵魂是永活不死的。如果与动物相比,人的肉体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的体重、力气比不上牛,眼睛不如猫,鼻子不如狗,耳朵不如老鼠,爪牙不如狮虎,生育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远不如动物。但是正因为人有灵魂的价值,才使我们超越于一切动物,而成为“万物之灵”,成为管理世界的主人。

  可是,人的灵魂一旦离开身体,肉体就价值不大了。因为经化学家的分析,人体所构成的物质不过是跟泥土一样,其成份是:一担水、一把盐、一杯糖;脂肪可以做几对肥皂,石灰可以消毒一个鸡笼,磷元素可以做二百根火柴,铁可以做一枚铁钉,氮可以配成火药打一枪,镁还不够镁光灯一闪,钾、锌、铜、锰、钴、银、碘等元素的含量都极微少。人一死,身体就很快发臭朽烂。动物死了还有人要,人死了谁也不想要,真比动物还不如!再者,国家的法律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也完全在乎他的生命,而不是身体的大小和容貌的美丑。因而在相同的情形之下,杀死大人和小孩的罪是一样大的。所以说人之所以宝贵,全在于人有灵魂的价值。

  在圣经中,主耶稣曾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灵魂),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太福音》16章26节)所以主耶稣看人的灵魂,实在比全世界的财宝更宝贵,他甚至甘愿流血舍命来买赎人的灵魂,以免下阴间受魔鬼的折磨。如果我们在这劳苦愁烦、转眼成空的人生中,只顾眼前的利益和肉体的享受,却不顾将来灵魂的永远归宿,那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啊!人若到了那个时候才后悔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又有何用呢?!

 

三、灵魂的归宿

 

  现在,不要说科学家,就是中学生都知道“质能守恒”定律。这定律证明了“人死如灯灭”的说法是错误的。美国太空火箭之父范伯朗博士说:“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定律已经全然确立了,我也相信灵魂不灭定律”。是啊,灯点灭了,结果就变成了水汽和二氧化碳,进到空气中;照样,人死了,其实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变成了另一种存在形式,进到了永恒界中。正如蝌蚪变成青蛙,蚕蛹变成了蛾,毛虫变成了蝴蝶,人死后也会变成另一种属灵界生存形态,这种形态是现世的人所不能理解的,正如在地上爬行的毛虫并不知道自己后来竟会变成蝴蝶,并且飞上天空的情形。

  人虽然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归宿,但神的话——圣经却已经将这件事讲得一清二楚。圣经说:人人都犯了罪(注:在至高上帝的律法中,一切不合神心意的事,和一切不道德的事或心思意念都是罪,比如说谎、贪心、骄傲、恨人、淫念、粗话、不孝敬、拜偶像等),并且罪的工价乃是死,死后且有审判。既有审判,有罪的人当然要下地狱受苦了。

  那该如何是好呢?哦!朋友,不要惧怕,因为上帝实在爱我们,他虽然是圣洁、公义的,但他更是慈爱怜悯的,所以这位上帝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已经为我们预备了一个完全的救法,这就是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并且为了担当我们的罪而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主耶稣所流出的宝血,就是为了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恶和过犯,使我们能重新与神和好,回到他的怀抱。

  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又被埋葬了,但第三天,父神上帝又叫他复活起来,升到天上。这样,只要我们愿意向神认罪悔改,信靠主耶稣,神就因耶稣的名赦免我们的罪,并且赐给我们永生的生命,免去地狱的刑罚。圣经如此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章16节)

  亲爱的朋友,上帝已经向我们发出了慈爱的呼召,赶快相信吧!我们所传的福音,就是能救你灵魂的道。请不要再随便拒绝了,因为天堂总比地狱好受。朋友,坟墓实在不是人类的最后归宿,死亡也不是我们的最终结局,天堂应该是我们将来的住处,永生才是我们美好而真实的盼望!来吧,让我们一起投入慈爱天父的怀抱,今生得福百倍,来世享受永生!

     

2015-02-24 01:26: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9bb690102vc1r.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